
李继帅:守正创新的“当家人”
■ 本报记者 朱玉东
“我明天准备去重庆考察一家生产川粉的企业,重庆是全国川粉生产基地……”6月12日,和记者一见面,阳谷县石佛镇党委书记李继帅就谈起了近期的工作安排。李继帅到石佛镇工作不到一年,在短短的时间内,他以敢于创新、善谋善断、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赞誉。
2021年的秋汛对当地农业生产是一个大考。2021年10月份,正是秋收秋种的黄金时节,而石佛镇的农田里还存有大量积水。只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患。李继帅走访调研后,当机立断,按照1万元、1.2万元和1.5万元三个档次,给各个村拨付挖沟排水专项资金,由村党支部负责租用挖掘机,统一挖沟排水。此举一出,短短几天时间,各村就排完了地里的积水,农民及时种上了小麦。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点多面广,其中就包括河道清理。经过梳理关键环节,李继帅决定成立专业打捞队伍。李继帅说:“原来河道打捞工作是属地管理,既分散了各管理区干部的精力,效果也不理想。现在由专人负责,成效明显,还节省了开支。”该镇成立了由6名人员组成的专业打捞队,给予每人每月1200元工资,还为他们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全镇河道清理工作明显改观。
平交路口的安全隐患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容之一。平交路口种植的绿化苗木超过40厘米,就容易遮挡行人和汽车驾驶员的视线,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李继帅进行实地考察后,推出创新性举措,列支专项资金12万元,移除了路口两侧40米内的苗木,补植三叶草。低矮的三叶草既能美化环境,又不影响视线。平交路口视野开阔了,过马路安全了,老百姓心里也敞亮了。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别出心裁的“石佛经验”得到了一致认可,并在全市推广。不久前,阳谷县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在石佛镇召开,石佛镇在评比中获得全县第一名。
“扶危济困解民忧,雪中送炭暖人心。”在石佛镇委办公室有一面鲜艳的锦旗,送锦旗的是西孙村村民孙瑞才。今年大年初一,孙瑞才家中发生火灾,家庭遭受巨大损失。李继帅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派人给孙瑞才送去2000元临时救助金和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帮助其办理了保险理赔相关手续,解了燃眉之急。党和政府的关爱让孙瑞才十分感动,他专门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阳谷县开发区工业园区坐落在石佛镇,按照疫情防控政策,园区企业要定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该园区共25家企业,其中17家属于石佛镇,其他企业分属毗邻乡镇,依据隶属关系,应由各乡镇负责所属企业的核酸检测工作。为减少对园区企业生产的影响,李继帅摒弃“自扫门前雪”的常规做法,主动承担了园区所有企业的核酸检测工作。
石佛镇康居社区是村改社区试点。该社区由9个村合并而成,虽是一个社区,但分属两个管理区,在管理上存在诸多弊端。李继帅大胆改革,按照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撤销两个管理区,成立康居社区,并把凤栖湾、康寿村、蓝海湾等几个小区纳入社区统一管理。同时,设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红色议事会,健全服务职能,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和城市社区一样的全方位服务。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作为石佛镇的“当家人”,李继帅牢记初心使命,求真务实,谋民生之要,顾百姓之盼,正步履坚定地团结带领石佛镇干部群众,走向乡村振兴的幸福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