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无碍

■ 本报通讯员 郭洪广

“俺的手工活加工平台得到改造,家庭生活设施得到改善,这多亏镇残联的‘平台+服务’码上呼应式服务,让俺享受到了与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6月20日,高唐县固河镇后吴村残疾人殷秀平兴奋地说。

殷秀平是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家境困难。固河镇精准施策,将殷秀平一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使其享受到产业项目分红收益、低保政策兜底保障等脱贫政策。去年12月,殷秀平通过扶残助残呼应通道二维码表达了其对生活环境无障碍改造的诉求。随后,固河镇组织人员为其改造了门前坡道,加宽了户门,铺设甬路及轮椅坡道,并且改造了假发手工活加工平台和厨房。

改造完成后,殷秀平一家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固河镇切实打通服务残疾人新路径,加快推进“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为残疾人提供集日间照料、康复服务、技能培训、志愿服务和辅助性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让残疾人在实现自身价值中融入社会。同时,该镇依托“如康家园”、社区残疾人服务协会,打造“码上呼应”式服务,在全镇1495名残疾人家中张贴了扶残助残呼应通道二维码。残疾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将需求反映到镇残联,镇残联根据他们的需求,将需要提交的资料反馈到所属的残协服务网格小组,残协服务人员帮助其到“如康家园”办理相应的业务,真正实现了“平台+服务”码上呼应式服务。

截至目前,固河镇通过“如康家园”码上呼应式服务,实现辖区内1495名残疾人智慧助残全覆盖,开展上门服务420人次,收集诉求124条,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217个。

2022-06-2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4228.html 1 “码”上无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