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看古楼村老年人的“老有所为时代”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别看上年纪了,但是我们还有能量。我们是党员,要继续发光发热,老有所为。”6月20日,临清市新华路街道古楼村老年协会会员熊克江严肃地说。
“克江大爷说得很对,老年协会在咱村的各项工作中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在防疫工作中,他们就自发地组成了老年抗疫先锋队,主动地站在了防疫工作的最前线。”古楼村党支部书记张桂祥说。
古楼村总人口156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82人,90岁以上老年人2人。2021年,该村进行了老年协会换届,换届后的老年协会共有会员280人,平均年龄70岁。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这些老年人以身作则,除主动做到戴口罩、不外出、不参加聚会以外,还根据老年协会统一安排进行分工,战斗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各个阵地。工作中,6名老年人轮流值守在村里的3个主要路口,对出入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检查。
“在今年4—5月疫情防控高峰期,我们在3个路口共检查外地车辆150辆次,有效配合了居委会的疫情防控工作,受到临清市有关领导和新华路街道办事处的多次表扬。”熊克江笑着说。
“别看他们年纪大了,但很多老年人的思想并不老。作为富有威望的一个群体,老人们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懂法律、讲文明,成了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的主角。”张桂祥说,在老年协会和文明实践站的倡导下,古楼村推行了一系列移风易俗新措施。
他们不仅抓住开会、宣传、走访的机会,反复向居民们灌输厚养薄葬和丧事简办的理念,而且告诫年轻人要“常回家看看”,主动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不仅如此,村民在他们的劝导下,还摒弃了办理丧事时撒纸钱、烧冥币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