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心灵 护航成长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持续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 鞠圣娇
小菲(化名)性格变得开朗了,也重新返回了学校,跟半年前的她判若两人。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目前,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发病率居高不下。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开展心理咨询、组建儿少精神病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措施,让未成年人免受心理问题的困扰。
引导孩子直面“成长的烦恼”
小菲从小成绩不错。高二时,因为学习压力大,她感到无法继续坚持,便开始请假。父母的殷切希望,令她内心充满了负罪感。父母按小菲的要求,找到了市四院心理咨询师岳文静。
在心理咨询中,小菲向岳文静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小菲以前也出现过厌学的情况,虽挺了过来,但不良情绪却积压在心中。岳文静鼓励小菲找到缓解学习压力的兴趣爱好,并向小菲的父母提了建议。
小菲并非个例。心理咨询师马瑞鸿曾遇到过一个案例,原本听话的孩子上了初中开始变得叛逆,渐渐地,父母对孩子也失去了耐心。心理咨询持续了两三年,马瑞鸿既帮助孩子,又教育家长,融洽了他们的亲子关系。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遭遇‘成长的烦恼’,但孩子的问题与家庭、学校有很大关系。”岳文静的话正是咨询师们的心声。市四院从提升父母教育能力入手,通过开展元正胎教、智慧父母沙龙、家庭幸福大课堂等方式,助力亲子沟通。同时,市四院联合市教体局开展“润心行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咨询师们每周三天到聊城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接待来访者;开设了5部心理援助热线,安排咨询师24小时接听电话,让孩子们有渠道诉说“成长的烦恼”。
用爱为受伤的心灵撑起晴空
“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请大家打开书本。”7月4日上午,市四院儿少精神病房响起朗朗的读书声。这是医院为了让住院的小患者们尽快回归正常的学校生活而特意开设的“阳明学校”,医护人员每日两次带领孩子们朗诵《论语》、古诗等。
因为患者都是未成年人,医护人员不仅关注孩子病情,还帮助孩子成长、塑造孩子健康心理。科室主任张李娜及团队把这些小患者当成亲人、朋友,关注他们的日常起居,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心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患者们感受生活美好,如集体过生日、举行绘画课、举行“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等,丰富他们的住院生活。
同时,市四院组织人员走进困境儿童家庭,送去心理关怀。2021年底,医院救助了一名因家人精神问题而失学的女童,该女童父亲因家人精神分裂症在市四院治疗,女童跟爷爷奶奶生活。女童住院后,经过规范化治疗,如今已经康复出院。
6月19日,聊城市救助服务中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正式揭牌,市四院成为联动单位之一。这既是对市四院关爱未成年人工作的认可,也为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爱未成年人的心灵,努力为孩子撑起成长的晴空。”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江景华的发言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