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运河(山东段)打造成中外文化交流互鉴高地
■ 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 范华平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拥有泰山、“三孔”等4处世界文化遗产,A级以上景区1184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享誉海内外。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大运河山东段全长643公里,流经德州、聊城、泰安、济宁和枣庄5市18个县市区。千百年来,古老的运河滋养了齐鲁大地,孕育了光辉灿烂的运河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鲁风运河。
这是一条历经繁华、阅尽沧桑的文明之河。大运河山东段融南会北,历史上漕运发达、商贾云集,一批商埠重镇依河而生、因河而兴,“富庶甲齐郡”临清、“运河之都”济宁、“九达天衢”德州等,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运河两岸。
这是一条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景观之河。运河沿线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微山湖烟波浩渺、藕花飘香,东平湖绿柳拂岸、碧水连天;“运河之心”戴村坝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有“天下第一坝”之称;“水脊”南旺分水枢纽巧夺天工,“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这是一条遗产丰富、多姿多彩的人文之河。8段河道、14处遗迹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沿线市县分布鳌头矶、山陕会馆等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昌木版年画、临清剪纸、运河渔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这是一条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红色之河。大运河山东段在近代以来留下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富革命资源,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让微山湖名扬海外。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利用,全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倾力打造“鲁风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取得丰硕成果。实施河道总督府遗址、戴村坝遗址等一批重大修缮保护项目,在南旺枢纽建成大运河上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作推出京剧《大运河》、杂技剧《铁道游击队》、柳琴戏《河滩人家》等一批精品剧目。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湿地、聊城中华水上古城等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项目相继建成营业,打造推出一系列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得到广大游客的普遍青睐。
以此次推广季活动为契机,我们将积极借鉴兄弟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抓好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努力把大运河(山东段)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中外文化交流互鉴高地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