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楼”变“心上楼”

——道口铺街道刘海子村移风易俗扬新风

■ 本报记者 赵宗锋

“我们村很早就把白事上的坐席改成了大碗菜。尤其2016年,村民从平房搬进楼房后,移风易俗的步子迈得更大了。”8月15日,在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刘海子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刘立珍笑着说,群众用实际行动证明,身体“上楼”,思想也“上楼”。

当天下午,气温达到35℃,闷热的天气挡不住刘立珍的好兴致。在他的讲述里,一个村庄的移风易俗图景愈加清晰。

这个700多人的村庄,作为东昌府区土地“增减挂”重点项目,是较早一批搬迁上楼的新农村。如今的刘海子村,8栋居民楼美观整齐、宽敞明亮,暖气、天然气一应俱全,幼儿园、广场等配套设施更是让村民享受到新生活的幸福。

“2016年,居民搬进新居,村‘两委’和红白理事会顺势加大移风易俗工作力度,尤其是白事的改革力度。”刘立珍说,结合居民住进楼房的现实变化,这些改革措施从取消棺材、不穿孝衣等内容开始。

“以前住平房,可以找人抬棺材,楼房里就不方便了。”刘立珍说,村民也都对此表示理解,仅此一项,就能为村民省下一大笔费用。

“红白事烟酒的使用都有详细标准,帮忙的人员由红白理事会指定,杜绝一窝蜂,杜绝攀比。”刘立珍介绍,他们在村规民约中更是明确要求,村民应自觉进行宴席申报。

喜事新办、丧事从简,带给村民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我们算过一笔账,办一场白事,比2016年之前能节省上万元。”村民刘凤阳说,群众对于移风易俗是打心眼里欢迎。

移风易俗,移走的是陋俗,迎来的是新风。在刘海子村,遵守公德、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生日当天都能领到红包,钱虽然不多,却是一份心意。我们也以此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刘立珍说,如今的刘海子村,环境优美宜人,村民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舒坦。

2022-08-18 ——道口铺街道刘海子村移风易俗扬新风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7078.html 1 “身上楼”变“心上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