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一草一木 守护绿水青山

——记聊城市首批“最美林业人”刘志勇

刘志勇展示标本室里收藏的标本

■ 文/图 叶晨雯

地处鲁西平原,在享有“万户喜鹊吉祥地,千年阿胶福寿乡”美誉的东阿县,有一位30多年来扎根基层,奋斗在森林保护工作一线的工作者。他是同事眼中的“工作狂”,是行业内的技术专家,是家人口中的“大忙人”,是群众心中的“热心肠”,他是东阿县林业发展中心森保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刘志勇。

紧要关头勇担使命

“从事森林保护工作,我既感到无比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8月25日,刘志勇讲述他为绿色事业奋斗30余载的工作过往,令他最为难忘的是2008年他率队防治美国白蛾的经历。

当时,东阿县出现美国白蛾灾情,大面积的树叶被吃光,损失严重。针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干部群众采取各种措施,但效果都不明显。顶着巨大的压力,他大胆提出飞防喷施农药的防治建议,并被采纳。东阿县在全省首次尝试飞防,他参与了全县飞防美国白蛾作业,在飞防的同时,他组织技术人员对飞防效果进行调查。

“那段时间终生难忘,晚上做梦都是防治美国白蛾。”刘志勇说。飞防几天后,美国白蛾幼虫并未出现大量死亡的迹象,一时间压力扑面而来。“一旦飞防不成功,就是劳民伤财。”刘志勇知道自己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那是群众的信任和期待。他顶着压力,每天深入林间调查,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林间有美国白蛾开始死亡,死亡数量越来越多,飞防效果逐步呈现。最终,飞防取得圆满成功,他在全省召开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会商会上作了典型发言,防治美国白蛾的东阿经验在全省推广。

爱岗敬业不忘初心

东阿县是全国绿化模范县,森林面积较大,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国家、省林业部门部署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他带领同事们沿着预先设计好的36条踏查线路先后开展了4遍外野普查,平均每天行程100多公里。

“当时酷暑难耐,时间紧任务重,尽管野外普查的环境很恶劣,但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刘志勇说。每天下午6点左右结束普查后,他还会回到办公室集中整理标本、照片,制作表格,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是“家常便饭”。家人打电话催促回家吃饭,他都是嘴上答应马上回去,却又继续忙碌起来。

因杨毒蛾的幼虫昼伏夜出,为捕捉杨毒蛾的幼虫,他匆匆吃过晚饭后就打着手电筒,带着标本盒、镊子、试管,到湖边的柳树上捉虫,并带回来饲养,让它化蛹、羽化成虫,从而获取各虫态标本。他出门常常随身带着手电、试管和小瓶,随时发现并捕捉昆虫,芳香木蠹蛾幼虫、榆木蠹蛾幼虫、香椿蛀斑螟、四斑露尾甲及一些天牛等上百种昆虫都是他利用休闲时间捕捉到的。2015年8月,东阿县代表山东省接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全省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检查,在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会议上,东阿县受到通报表扬。

为民服务赢得赞誉

平时,刘志勇的办公室就像一个“植物医院门诊室”,经常会有群众带着树叶、枝条来找他“看病”。每次他都会仔细观察、诊断,并像医生一样开出“药方”,最后再递上一张自己的名片,方便群众随时打电话咨询,他的手机也成了“咨询热线”。

为了更好地提升“医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他潜心研究昆虫、病害、鸟类标本的制作,每次下乡调查都习惯性带着小铲子、标本盒、试管、培养皿等工具,随时采集各种昆虫、病害、植物,并带回制作标本,在他的办公室以及家里摆放着各种昆虫标本。他着手建立起标本室和实验室,60多平方米的标本室内,32个标本橱排列整齐,存有各种标本2000多个,其中昆虫标本1559个,病害标本349种,湿地植物标本268个,野生动物动物标本8个,其中有国家一、二级及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标本5个种类,有的标本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仍保存完好。

“我努力在调查研究中获得过硬的本领,以便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守护好宝贵的森林资源。”刘志勇认为,作为一名林业技术人员,技术首先必须过硬,刘志勇同志参加工作至今,开展了大量调查试验研究,他主持完成了多项专业课题调查研究,撰写51篇学术论文,先后多次被省林业厅、市林业局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市、县两级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中共聊城市委授予“聊城市优秀共产党员”、“水城英才”称号,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称号,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评为“全国优秀测报员”,获得全国“斯巴鲁生态保护奖”,被聊城市绿化委员会授予聊城市首批“最美林业人”称号。

2022-08-29 ——记聊城市首批“最美林业人”刘志勇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7641.html 1 心系一草一木 守护绿水青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