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就在“家门口”
——我市探索乡村就近就业新路径
■ 文/图 本报记者 孙克锋
8月25日上午7时50分,小雨。家住东阿县牛角店镇金牛福苑社区的刘玉秀拿起一把伞,走出家门。5分钟后,她已坐在牛角店镇小微产业园的一处车间内开始工作。
产业园占地80余亩,目前有5家企业入驻,解决就业600余人,大部分都是附近村庄的村民。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月工资2500元至4000元不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只有就业这个“饭碗”端稳了,日子才能安定、踏实,生活才有奔头。
我市广泛开拓农民就业新渠道,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守得住家园、顾得上家庭,还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逯国防说,为解决大龄、低技能、无法外出为主要特征的农民群体务工增收问题,阳谷县试点“党建+劳务合作社”模式,鼓励支持乡贤、能人、致富能手领头办社,充分发挥其“头羊”“头雁”效应,试点的3处劳务合作社发起人均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并且都是党员或村干部。
合作社主要承接农业生产服务、绿化保洁、道路养护、家政服务、企业临时性用工服务和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等技术含量低、工作时间灵活的劳务服务业务。合作社与用工主体之间签订用工协议,统一接单、统一组织、统一派工,形成“抱团”就业的新格局,增强农民抵御失业风险的能力。
要想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关键。东阿县牛角店镇成立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人均年收入超17000元,同时该镇113个乡村振兴产业大棚也落户草莓种植基地,带动周边村庄50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收入也大幅增长。
逯国防介绍,我市还探索“劳务品牌”组织模式,目前4个县创建了自己的劳务品牌,培育种苗嫁接工人1万余人,每年有近3000名嫁接工开展技术服务,实现了劳务输出由“劳力型”向“智力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