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强课提质,从“育分”到“育人”

——聊城第五中学创新推出“133”教育管理模式

聊城第五中学推行“和悦课堂”

■ 文/图 孙瑞兰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走进聊城第五中学,赫然呈现的是五中精神:坚韧、智慧、包容、诚信、进取。绕过迎门大石——大好河山,是一条笔直的大道。放眼望去,校园干净整洁、花树映衬、环境优美。教学楼内设置有读书长廊,不时传出朗朗书声,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浓书香。

近年来,聊城第五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以“德行天下”为校训,以“培养良好习惯,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宗旨,努力打造一支“明理修德,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致力于培养“勤学善思,奋发向上”的五中少年,创设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气质与育人生态。

“双减”背景下,学校如何高质量发展?聊城第五中学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最终提出“133”教育管理模式。

“1”即是一个目标:核心目标——“强课提质”。

第一个“3”即是“三个聚焦”:“聚焦文化”——通过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传承、校园环境建设、精神文化引领等形式提升文化建设;“聚焦质量”——从“115”教学模式到“和悦课堂”的探索,提升教学质量;“聚焦成长”——依托六大育人途径作为学校发展的实施路径,坚持五育并举,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二个“3”即是三个样子:教师的样子,学生的样子,校长的样子。

“133”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给五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带动学校在内涵发展路上越走越稳。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对于学生而言要发展,就要革新课堂,课堂要“换代”,就要先从教师的改变开始。

2018年,聊城五中根据教学实际,从研究“教”到研究“学”提炼出“115”教学模式。“115”教学模式的持续践行,在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同时,也使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学生已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课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快乐成长,这让不少青年教师也得到快速成长。

在“115”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鉴于课堂的实践反馈,学校在第2个三年发展计划期间,又提炼出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悦课堂”。

“和悦课堂”,意为和而不同,悦而灵动,因材施教,各美其美,要求教育者尊重差异,体察个性,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们从目录学习到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都清晰明了,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体验主体、感悟主体、发现主体;老师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参与者、领路人,同时也是学习者、示范者。课堂氛围愉悦,师生关系融洽,这一改革极大地提高了五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对于“和悦课堂”的推行,老师们感慨颇多。生物学科组带头人赵媛媛深有感触:“‘和悦课堂’理念使课堂教学目标及路径清晰,方便教学实践和当堂检验。课堂上,学生自学、互学、小组合作,教师‘让位’,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教师及时评价肯定,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起来乐此不疲。”新老师更是喜悦地说:“在‘和悦课堂’上,师生有效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特别融洽”。

聊城五中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赢得家长支持和社会认可。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绿色校园”“山东省星级食堂”“聊城市文明校园”“聊城市五星好学校”“聊城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几年来学校师生获得各级荣誉300余项。

站在新起点,迎来新机遇,面向新征程,聊城五中将始终如一地把提高发展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树立高质量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把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让学生成长、让家长放心。

2022-09-17 ——聊城第五中学创新推出“133”教育管理模式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760.html 1 强课提质,从“育分”到“育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