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打造智慧校园 彰显生命活力

——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重装启航

英语学科思维课堂

■ 张英东 侯雯雯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为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美好愿景,东昌府区教育和体育局以名校为依托,组建了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等3个教育集团。

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以实验中学为龙头,集合实验中学振兴路校区和向阳路校区。集团成立后,两校工作统一推进、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实施、教师培训研修统一联动、学生培养目标统一落实,实现了“教、学、研、评”一体化。

“集团化办学切实解决了义务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问题,最大限度扩充了区域内的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刁国锡说。

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坚持“让教育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理念,秉承“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的办学思想,努力将学校打造成“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两大校区现拥有68个教学班,学生3731名,教职工286人。近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网络空间示范校、山东省全环境育人示范校、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教学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文化引领,让师生充满生命活力

校园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走进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两校区,处处可见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

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将一个“爱”字作为校魂,提出了“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的人文管理思想。

在刁国锡看来,只有拥有幸福感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快乐的学生。为此,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推出了一系列暖心行动,增强教师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学校努力改善教师们的办公环境,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教师生活上的“心安之所”,教师心灵的“诗意栖居之地”,让老师们安心、静心、尽心地做教育。2021年5月,学校对餐厅进行改革,让参加早读的教师吃上了可口的早餐,学生们吃上了健康、美味的午餐。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初,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

为使新加入学校的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每周二举办“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倾听青年教师的困惑、解答教师的问题、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学校让广大师生在文化浸润中发展和成长,最终使之内化为师生的素养,从而使师生的思想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行为得到规范、素质得到提高。

智慧校园,让教育走进智能时代

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的信息化。作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一直走在教育信息化前列。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大力加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制订网络学习空间长期发展规划,加大网络学习空间培训力度,促进了网络学习空间常态化应用。开通教师空间206个、学生空间2730个、班级空间52个,实现了“人人有空间”“班班有空间”,基于空间实现学校的管理、教学、应用一站式呈现,为“人人用空间”奠定了基础。

学校依托东昌府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精心打造了智慧校园应用系统,诸如教学助手、教学管理、一体化教研、电子班牌、智慧办公、媒体宣传等,形成了集教、学、管、评、研、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教育信息化网络体系,满足了全校师生想用、能用的诉求。

刁国锡介绍,学校有七大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学习方式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学校管理创新、名师辐射带动创新、疫情教育教学创新和应用保障创新。而其中的重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

在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学生通过空间与教师、同学们相互关注,可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分享学习资源,上传学习成果,同教师实时交流答疑,同时还可以参与兴趣小组、主题研究学习等活动,有效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建设,让育人更加专业化

课程的开设和实施,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教育品质,是一个学校实力的重要体现。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了“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项目组,由学科主任负责该学科项目的组织实施、任务分解、审核等工作,整体把握课程标准,科学拟定学期教学目标、教学进度。

学校针对性地制订质量提高和学生辅导训练方案,定期召开全校“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研讨会,深刻领会《课程标准》、认真学习《课程纲要》《教程》和《学程》编写理念。

学校深入研读课标、教材,了解新学期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预测学情,准确把握各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年级、分学科审议,形成基于标准的中学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课程纲要》《教程》和《学程》体系框架。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中,我们进行了整合学科课程资源的探索,使教师从国家课程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创造者。”刁国锡说,学校教师充满了从事教育的活力,从而打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

这种课程资源的整合,拓展了学生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各学科除了课堂教学中的课程资源整合以外,还将视角延伸到课外,从多角度整合学科资源,不断寻求学科突破。

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逐步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点的校本化课程。同时,学校整合家校共育课程资源,创建“生命基点”的良好环境;整合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理清“生命脉络”的文化线索;整合旅游研学课程资源,展望“生命方向”的蔚蓝天空。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双翼,缺一不可。”学校常务副校长窦延丽认为,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科学、完善的育人网络,发挥家庭教育的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为此,学校创建“家长学校”,开设《智慧父母》家长课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特殊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此外,学校还不定期举办家长沙龙、家庭教育专家讲座等。

家校共育课程,让家长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课程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实现不同的课程价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思维教学,让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2019年,学校承担了重大攻关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思维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试验校,为全面普及推广、实践以“思维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学校定期组织校级示范课,邀请专家指导,加强教研和交流,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对课堂教学进行完善;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学校构建出1个核心——提升思维品质,促进生命成长,4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激学导思、归纳总结、应用迁移,5个思维品质——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灵活性的“145思维”教学策略。全面推进思维教学,人人上达标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全科阅读,让课堂成为学堂

学校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初中学校全科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推动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并形成富有成效的阅读指导策略,学校开发适合学生的全科阅读书目,坚持在阅览室开设每周两节的零干扰阅读课。在教学方面,学校围绕学科内容,把学科相关的阅读内容纳入教学任务,构建学科阅读体系,开展阅读与思维课堂模式的研究,从而达到通过阅读促进教学的目的。

同时,为完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氛围,学校开展了诸如“开讲啦”“课本剧编演”“经典诵读”“阅读擂台”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为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结合社团活动大力开展声乐、素描、书法、传统文化等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美育课程;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等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课程;集3D打印、编程、机器人等于一体的创客教育课程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思考教学,做真正有活力的教育,让实验人共享生命成长!”对于集团未来的发展,刁国锡满怀信心地说。

2022-09-17 ——聊城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重装启航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785.html 1 打造智慧校园 彰显生命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