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推行社保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
本报讯 (记者 林金彦 通讯员 史月娟) 9月15日,记者从聊城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我市创新工作方式,应用大数据赋能资格认证,推行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以往,大量群众到人社大厅、社区进行认证,跑腿多、排队时间长、服务体验差。”聊城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强说,如今,我市通过信息共享、数据赋能、流程再造、优化服务,应用大数据赋能资格认证,构建了“以静默认证为主,手机App远程自助认证为辅,疑点信息实地精准核实”的资格认证新体系,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解决了群众资格认证难问题。
赵强介绍,我市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获取公安、民政、司法、卫健、医保等部门户籍、殡葬、服刑、就医、医保、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相关信息,实现线上共享比对,对待遇领取人员进行全方位轨迹分析,动态判断其生存状态,核实参保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同时,我市还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建立了手机App认证系统,并通过测试不断完善优化手机App认证工作步骤和流程。针对老年人没有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情况,手机App的认证可通过家人亲友的手机,注册一次为多人办理认证,特别是异地居住人员,通过手机App能够更加便捷地完成认证。
我市对于“静默认证”和手机App自助认证筛出的疑点信息,实施“精准下沉,温情核查”;对于老弱病残、行动不便、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依托基层工作人员“兜底”服务,通过健康体检、走访慰问和日常服务等多种形式确认待遇领取资格,全力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
“大数据赋能,极大地提高了认证效率。”赵强说,通过大数据比对,可以第一时间发现丧失待遇领取资格人员,有效减少了冒领、骗取养老金现象,维护了基金安全,也有效减轻了基层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