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径构建“文旅兴市”新格局

——文旅博览会述评之三

■ 本报记者 孙克锋

9月19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会场落下帷幕,作为主会场之一的山东手造体验中心将永久开门迎客。

本届文旅博览会精彩纷呈,描绘出“诗和远方”的精彩画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也为聊城实施“文旅兴市”战略提供了一些启示。

抱好团,迸发澎湃发展动力

文旅博览会现场,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精彩绝伦的演出,有穿越古今的科技,游客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风情、不同业态的精彩、不同文化的内涵。

丰富的产品供给是文旅博览会经久不衰的密码,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这也为我市实施“文旅兴市”战略提供了启示——各种资源、各个部门要抱团形成合力,才能迸发出澎湃的动力。

聊城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比如“城湖河一体”的中华水上古城、黄河和大运河唯一交汇城市的区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里的文化内涵等,应该深入挖掘,突出特色。要充分挖掘这些“金字招牌”,既要系统整合聊城境内的文旅资源,还要以包容、开放的态度与周边城市抱团发展。

“文旅兴市”涉及110多个行业,可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探索将“文旅兴市”工作纳入考核,形成部门合力,推动文旅产业全面发展。

借好势,快速弥补产业短板

连日来,文旅博览会聊城展区现场,不断有客商前来对接相关合作事宜。临清市还现场推介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中州古城项目,吸引了不少有投资意向的客商。

这是文旅博览会带来的“红利”。推动“文旅兴市”要善于借势而为,借助政策力量、社会力量、专业力量、平台力量,壮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弥补当前我市文旅产业存在的短板。

相关部门要对国家有关扶持政策、规划部署进行深入研究、精准把握、及时对接,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契机,对外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对文旅项目进行包装策划。

文旅行业是创意产业、创新产业,布局者和从业者都要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创新能力,以更加理性的视角思考聊城文化和旅游面临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

国家重点项目往往更能受到投资者青睐,因此可争取将我市重点文旅项目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库,以更好撬动社会各方资本,缓解政府投入不足的压力,促进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绣好花,营造人文关怀体验

当前,优质旅游产品已成为人们的核心需求,文化旅游消费市场面临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产业应顺势而变,从粗放式生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变,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就是“精耕山海、细作人文”,其中“细作人文”就是通过文化旅游精细化的设计、规划、生产、消费、服务、管理等营造人文关怀体验,这也是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若要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精细化理念是必须重视的关键要素,要按照文化旅游的独特属性和内在规律办事,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转化为文化旅游业的具体行业标准,并进行量化。

目前,聊城正在加快建设“六个新聊城”,只要抱定“天下不敢小聊城”的豪情,用“绣花”功夫打造“两河之约”文旅品牌,用心经营、久久为功,“文旅兴市”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两河交汇”明珠城市就一定会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2022-09-22 ——文旅博览会述评之三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984.html 1 新路径构建“文旅兴市”新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