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田垄不见了

■ 本报记者 叶晨雯

“你看,现在的土地成方连片,田垄没了,可利用的耕地更多了,机械化种粮更便利了。”9月20日,在高唐县清平镇马庄村,三胞胎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马宗国介绍,该合作社种植的600余亩地瓜喜获丰收,目前社员们正在对地瓜进行入窖储藏。

垄耕种植法是我国传统的粮食种植方法,过去,田垄能起到田地分界、辅助灌溉的作用。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高唐县,越来越多的乡镇在推广“减垄增地”模式,曾经的田垄消失了。

“去年以来,我们县在清平镇、固河镇两个乡镇推行‘减垄增地’种粮模式,更加高效地利用现有土地,助力农户增产增收。”高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巧说,该县通过去掉田垄、推广喷灌技术,有效增加了种植面积。

清平镇农业技术站站长、山东省科技特派员肖从忠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去掉田垄后,100亩田地要比之前多出大概20亩有效土地,如果种植地瓜,多出的这20亩土地可增加种植效益4万元,而且,因采用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还能够节水、节电75%。

从传统的垄耕种植到如今的减垄种植,种植方式被替代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适用“减垄增地”?

“实现‘减垄’关键是要实施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肖从忠说,以前浇地采用的是大水漫灌,必须要田垄,现在实行水肥一体化,采用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不仅节水节电,还大大节省了人力。“一个人就能灌溉60亩到100亩的土地,十分高效。”肖从忠说。

“高唐县将在更大范围推广‘减垄增地’模式,大力推行科技种田,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张巧说,该县引导广大种植户开展机械化种田,引进新品种,通过采用起垄、施肥、覆膜等先进种植技术,积极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当地优质的地质优势,提升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实现粮食增产增效。

2022-09-2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9078.html 1 地里的田垄不见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