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高职学生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路径研究

■ 范祎玮 高瑞鹏

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繁森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赤诚、担当、大爱、无我”的精神品质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孔繁森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伟大精神的代表和文化象征,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它契合了时代之需、回答了时代之问。孔繁森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开展“学习孔繁森精神月”、“九星”争创、社团共建活动,依托“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社团组建“文艺轻骑兵”下农村、进社区,“小叶子”礼仪志愿队服务“两会”、进博会、博鳌论坛,创新了“项目争创、社团展示、实践促行”的育人路径,形成了孔繁森精神融入育人实践的系统化、常态化等机制,实现孔繁森精神由校内到校外辐射式延展,实现了地方红色资源传承与传播的价值最大化。

其次,开展以孔繁森的生平事迹和内涵以及时代价值和弘扬路径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形成了教育读本、精品故事、课题论文、理论专著等系列成果,实现了地方典型红色育人资源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立体化研究;依托丰富的研究资源,形成了以“专题课+浸润课+体验课”为主的孔繁森精神系列课程和以“高端政务培训+基层社区宣讲”为主要方向的社会服务类系列课程,实现了孔繁森精神由“形”到“质”、由单一到多面的转化,开创了地方典型红色育人资源创造性转化的范例。

再次,学校以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为主线,以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为平台,扎实推进“六个一百”工程,创造性提出校内“小循环”与校外“大循环”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方式。校内,以英模课程、专题故事、角色扮演为主要方式,将孔繁森精神静态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了动态化展现;校外,组建高水平宣讲队,为党员干部送去精神给养;师生成立“繁星公益实践队”,实现孔繁森式志愿服务下沉;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和祖国需要紧密结合,像孔繁森那样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青年学子要吸收孔繁森精神孕育的奋斗养料,让奋斗精神融入自身血脉,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中国梦的实践中,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最美奋斗者。

孔繁森精神在时代新人的培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路径选择。

第一,通过“三转化”构建孔繁森精神育人资源体系,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实施“三转化”,将孔繁森相关史料转化为育人教材、将场馆基地转化为育人场所、将精神实质转化为师生实践,构建了“英模课程、专题故事、现场教学、行动学习”资源体系。既有《孔繁森的初心可以这样讲》等校本课程,又有《公仆赞》传唱歌曲、《你就是山——追寻孔繁森的足迹》原创剧目,师生共讲一堂课、共唱一首歌、共演一场剧,有力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第二,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创新育人特色。以孔繁森的“政治方向、道德品质、价值追求、职业素养”为主题,构建适切高职生特点、彰显地域特色的孔繁森精神育人内容体系,将其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孔繁森精神进培养方案,出台孔繁森精神育人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把孔繁森精神教育纳入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开设16学时、1学分的《新时代召唤——孔繁森精神》等4门专题课;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分析专业特点,将孔繁森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专业素质,形成孔繁森精神育人“专题课+浸润课+体验课”课程体系。学校将每年4月定为“学习孔繁森精神月”,以争创“繁森式党员先锋岗”“繁森式优秀团员、团干、团支部”为载体,开展“学繁森、创先进、践行动”主题创建活动。以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青年群团组织为纽带,打造“学习·践行·传承”孔繁森精神特色品牌。

第三,统筹社会实践与培训宣讲,创建“育训”融合模式。依托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建立校内外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宣讲团队,面向全校,选拔了179名学生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兼职讲解;以师生为主体组建“繁星公益实践队”“匠心筑梦实践队”,结合“聊职学子看家乡·青春建功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三遍访”活动送宣讲下乡,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孔繁森精神;采取故居旧址、纪念场馆现场讲,抖音快手、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线上讲,让孔繁森精神“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组建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孔繁森精神宣讲队伍,面向党员干部、社区群众、高职学生和中小学生四个群体分别开发了孔繁森精神精品党、团课,并组织宣讲队进社区、中小学宣传孔繁森事迹,受到社区居民和学生欢迎。

用孔繁森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像孔繁森那样“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爱党爱国、扎根人民、埋头苦干、勇于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系2022年度聊城市社会科学规划“孔繁森精神研究”专项一般课题(课题编号:NDYB2022182)。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2022-10-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0463.html 1 高职学生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路径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