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第一书记分鱼

■ 本报记者 岳耀军

10月12日下午,莘县古城镇菜园村被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村民们纷纷拿着水桶、脸盆和塑料袋到村里的“如意湾”领鱼。

一条条活蹦乱跳的草鱼、鲢鱼被分到各家各户,村民脸上乐开了花。有不少村民用手机拍照、录视频发到抖音或朋友圈,感谢济南大学省派第一书记张依凤,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

菜园村“如意湾”曾是个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废弃坑塘,一到夏季,蚊蝇丛生,臭味四溢,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块“绊脚石”。

2021年11月,张依凤来到古城镇杜楼新村,开展帮扶工作。杜楼新村由后杜楼村、前杜楼村和菜园村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居民411户、1473人。

脚上沾满泥土,心中充满深情。张依凤驻村后,走街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村庄情况。在菜园村,她看到成片的废弃坑塘后产生了盘活资源、变废为宝的想法。

于是,她与村“两委”干部按照“一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结合古城镇“一拆三清一治理”工程,整合村内闲置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并在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专家教授的帮助下,打造“如意湾”项目。

“因为这些坑塘连接起来形同如意,所以起名叫‘如意湾’。”张依凤说,今年春天,她自掏腰包,购买了价值1200元的鱼苗,放养在“如意湾”,由该村脱贫户和公益岗人员负责喂养。

按照规划,“如意湾”项目近期将扩大养殖规模,实施水系连通、微地形处理、景观植入等,建设具有生态、景观与养殖功能的休闲娱乐场所。“在治理坑塘前,需清理里面的鱼。每家每户分4条鱼,大的有3斤重。”张依凤说。

起初,张依凤还担心分配不公,但没想到,分鱼时村民们相互谦让,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这让她感到非常欣慰。

驻村不到一年,张依凤为村民解决用电难题,改善饮水问题,为振兴乡村产业引进服装加工企业。她从这样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温暖了村民的心,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信任。

“随着‘如意湾’项目的持续推进,菜园村将投放更多鱼苗,打造特色‘微景观’,让美丽新菜园呈现‘人勤鱼欢、村民共享’的景象。”张依凤充满信心地说。

2022-10-2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0564.html 1 第一书记分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