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每亩增收200元”

■ 本报记者 林金彦

10月25日上午,在东昌府区梁水镇田园村的大田里,东昌府区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经理马胜宽正和农机手韩美旭一起播种小麦。“田园村的这500多亩地,今天能全部种完。”马胜宽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耽误不得!”

马胜宽是梁水镇有名的种粮大户。今年麦收结束后,他托管了田园村520亩土地,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获得丰收。马胜宽说,由于采用了新的种植模式,他丝毫不敢马虎,从种子选择、浇水、施肥、飞防等方面精心呵护。以豆种的选择为例,马胜宽种的是齐黄-34、中天308等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虫、抗倒、易机收以及矮杆、遮阴少等优点。

“今年既增产,又增收。”马胜宽说,玉米每亩产量约550公斤,大豆每亩产量约100公斤。今年收的粮食,他在地头就卖了,玉米穗1.44元一公斤,豆子5.6元一公斤。“土地托管后,算下来每亩增收200多元!”马胜宽高兴地说。

增收的不只是马胜宽,还有田园村集体以及参与土地托管的农户。田园村党支部书记季朝香介绍,田园村共有961人,998亩耕地。今年1月,村里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东昌府区香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里以合作社的名义将土地打包托管给兴农合作社后,每亩地每年有900元的保底收入。合作社将毛利的40%作为分红给村民,10%给村集体,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大体算下来,每亩土地每季可得分红260多元,一年就是500多元。一亩地的年收入超过1400元。土地托管后,村民也有了自己的时间,还可以到城里打工。”季朝香说,土地托管得到了村民的认同。

马胜宽介绍,他从2020年开始搞土地托管,目前已经全程托管土地1.5万余亩,半托管2万余亩。为了便于管理,每300—500亩土地设立一名“地长”,让他们参与农田管理。“我的目标是托管土地10万亩以上,打造土地托管平台,推广托管模式。”谈到未来的发展,马胜宽信心十足。

马胜宽和田园村的“合作”与“共赢”,得益于梁水镇实施的“四步走”。

该镇党委书记盛颖鹏介绍,他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根据各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新村至少明确一项主导产业。新村和自然村以集体相关资产入股,农民以现有土地、资金等自愿入股,大力发展“土地流转”“生产托管”等类型的经济合作社。积极对接各类社会组织和资本,推进“土地集中流转—整理—再流转”模式,提升生产组织化水平。项目所得分红,可以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目前,该镇已成功打造蔬菜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养殖、服装加工等多个产业发展模式。“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盛颖鹏表示。

2022-11-0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0842.html 1 “土地托管,每亩增收200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