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大叔“送礼”
■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军豪
10月31日一早,还未到上班时间,阳谷县侨润街道老马调解工作室便来了一位老人。他头戴礼帽,衣着整洁,手里还提着一个红色的袋子。
“老马在哪里呀?”推开老马调解工作室的门,老人高声问。
“谁找我呀?”正在隔壁办公室打印材料的专职人民调解员马建新听到后赶紧走了过来。看到老人,马建新赶紧上前搀扶:“国大叔,您咋这么早来了,有啥事吗?”
“没事就不能来找你啦?”国大叔与马建新开着玩笑。
“咋不能啊,好久没见了,我也想找您聊聊天呢。”马建新把国大叔让进办公室坐下,便找水杯倒水。
“先别倒水,今天呀,我专门给你送礼来了。”国大叔一边说,一边从袋子往外掏东西。一听老人说“送礼”,马建新赶紧上前制止:“别这样,您可不能送礼,我们有纪律要求。”
“你紧张啥,我知道你不是那种人,先看看我拿的是啥。”国大叔神秘地从袋子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只见一个饭盒被两层塑料袋紧紧包裹着。国大叔掀开饭盒盖子,里面盛的是黄澄澄的玉米粥,还冒着热气。
“今年的新玉米,做出来的粥又香又甜,昨天我喝了两大碗,今天专门让你尝尝。”国大叔说,怕玉米粥凉了,专门多包了几层。
看到国大叔拿的东西,马建新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大叔,您这么大年纪了,路又这么远。不用,真不用。”
“要不是你,我那地还要不回来哩,所以呀,这粥你必须得尝尝。”国大叔随手把饭盒放到马建新的办公桌上。
这碗粥的来由,要从今年5月说起。国大叔常年在外务工,家中的地顾不上照看,几十年来被同村一名村民“蚕食”掉了2亩多。“我要了很多回,他就是不认账。”说起旧事,国大叔依然很激动。后来,侨润街道调委会指派马建新去调解这一纠纷。“老马调解时,那人光说难听的话,还威胁老马,老马因为我受委屈了。”国大叔说。“大叔,您别跟我客气,我是调解员,还是党员,面对歪风邪气就是要斗争到底。”马建新说。
调解中,马建新对国大叔的四邻耕地进行调查取证,查找出30年前的底册,还挖出了界桩,最终,对方哑口无言,退回了侵占的耕地,并向国大叔作出经济赔偿。要回耕地后,国大叔种上了玉米,每次到地里干农活,他都会想起马建新。也正因此,新玉米下来后,国大叔想到了“送礼”一事:“这些玉米有纪念意义。”
“大叔,您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份礼物我坚决不能收。您当过兵,我也当过兵,那句话您忘啦?”马建新说。
“没忘,没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国大叔说。
与国大叔聊完家常,马建新拿出一盒茶叶:“我这盒茶叶味道挺好,您尝尝。”马建新倒出一半,用纸包好,不由分说塞到了国大叔的口袋里。
“嗨,看我送礼没送成,反倒收了礼。”国大叔无奈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