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聊城日报》圆了我的“记者梦”

■ 张振祥

我与《聊城日报》结缘至今整整35个年头,它不仅给了我更多知识,还圆了我的“记者梦”。我一直把自己当成聊城日报社的一员,每次接到报社的电话就倍感亲切,见到记者感觉就是一家人。没有《聊城日报》,就没有我的今天。

上世纪80年代,我经常在父亲的办公室里看到《聊城日报》,得知父亲的同事经常发表稿件,我很羡慕。当时就想,要是哪天自己的文章也能发表在《聊城日报》上,该多好呀!

1998年,我在东昌府区农机局办公室工作,阅读《聊城日报》成了我的习惯,看到喜欢的稿子,我还会做成剪报。兴趣使然,我也开始写与农业有关的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12月,我的一篇题为《“四户联防”保平安》的简讯被刊发,它是我在《聊城日报》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我捧着报纸反复阅读,激动了好几天。1999年,我发表在《聊城日报》的《抢修》《今年麦收不用回来了》等新闻稿件获得东昌府区委宣传部的关注,这也让我成为东昌府区骨干通讯员。由此,我得到了《聊城日报》记者、编辑面对面的指导,新闻写作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正当我朝着梦想努力前行的时候,身体却出现了不适:右手不听使唤,写不成字了。我在奔波各地求医的同时,心里暗下决心,不能写字就拍照片!2001年5月,我自费购买了相机。从此,我白天去田间地头采访拍照,晚上伏案研究报刊的图片用稿要求、表现手法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5年11月,我有幸被《聊城日报》聘为首批特约摄影记者。至此,我的新闻摄影在《聊城日报》这个平台的引领推动下迈上了新台阶。2006年至2015年,我每年在《聊城日报》发表新闻图片都在120幅以上;共在新华社发表图片500多幅;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业余记者,并成为新华社、人民日报社、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签约摄影师;2014年,我在《人民日报》发表新闻图片38幅,被评为“十佳摄影师”。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长期阅读《聊城日报》有很大关系。

目前,我在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宣传科工作,仍然坚守在新闻采访一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倍加努力,在新闻摄影、宣传报道的道路上快乐地向前奔跑。

2022-11-0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0921.html 1 《聊城日报》圆了我的“记者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