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守住红线 筑牢防线

我市健全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11月4日,记者从阳谷县了解到,2021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显示,阳谷县耕地流出4206.33亩,耕地流入8646.26亩,耕地净增加4439.93亩,超额完成耕地“进出平衡”保护任务,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市加强耕地保护、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的显著成效。

今年,我市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强化主体责任,加大管控力度,注重标本兼治,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健全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守住耕地红线。莘县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充分利用卫片影像对比、高空瞭望系统以及专职执法队伍日常巡查等有效方式,始终对违法占地、乱占耕地建房等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丰收了,颗粒归仓,高产量标志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是冠县贾镇农民荆兆洪日记本上记载的2021年粮食收获的文字。自流转土地成立家庭农场以来,荆兆洪每天详细记录田间管理情况,十年间写下了30余本“田间日记”。如今,荆兆洪的农场规模达520亩,年纯收入60余万元。

提高农田标准化水平是保护利用耕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础。目前,我市家庭农场已有4400余家,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83%,高标准农田618万亩。

加强耕地保护,必须强化底线意识,筑牢耕地保护的监管屏障,而“田长制”就是其中的“关键一招”。

我市以“田长制”为抓手,通过科技赋能、因地制宜,构建长效管理新机制,打造耕地精准保护新模式。通过对田长巡田完成情况实行系统内周通报、部门内月通报,并将田长巡查情况纳入“聊城市耕地保护激励评价标准”,有力推动了田长制运行长效化。临清市将田长制和林长制相结合,推行林田长制一体化保护,依托“聊城田长”App管理平台,将林地与耕地共同纳入同一平台管理,设置各级林田长594名。并结合“高空瞭望”系统和无人机空中巡查,实现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整改、及时解决。冠县将高空瞭望智能识别系统与田长管理平台对接,投资1400余万元用于高空瞭望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安装94台摄像机,全县18个乡镇(街道),760个行政村实现基本覆盖,实现了监督无死角、管理无空隙。截至目前,11个县(市、区)的135个乡镇共落实田长6089名,巡田范围覆盖面积755万亩。同时,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田长综合管理平台”,上线田长6089名,开展巡田187991次,上报问题932个,对涉及违法占用耕地的问题,已全部督促整改,实现了管制要求公开化、巡查工作可视化、问题上报即时化、任务下达信息化、考核管理高效化,为落实田长制提供了科技支撑。田长巡田完成率由最初的25%提升到98%以上,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2022-11-09 守住红线 筑牢防线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1226.html 1 我市健全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