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地上长玄参

冯勺子村的鑫益民农业种植合作社里,农民正在收获玄参

■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马红坤

11月7日,在茌平区韩屯镇冯勺子村,鑫益民农业种植合作社种植的玄参迎来丰收,社员们正忙着收割、分拣、装车。

“我们这一片地是沙土地,比较适合种植玄参,种出的玄参个头大、品相好,收了之后直接送到加工企业。”冯勺子村党支部书记冯吉可介绍。

冯勺子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庄,产业弱,加上土质特殊,村民对于种植经济作物的热情不高。为拓宽村民致富路,去年,冯吉可和村党支部成员一起外出学习考察。经过多次研究,他们决定种植玄参,并通过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流转土地、吸引村民入社。最终,他们流转到了200亩土地。之后,冯吉可又去跑销路,商定由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并托底回收,消除村民后顾之忧。

“今年是玄参的第一次收获,长势好,每亩地可产2000多公斤。我们村种植的玄参全部是新品种,在市场上很抢手。我家这60亩玄参总产量在120吨左右,按照目前的价格,收入应该不低于25万元。”冯吉可看着收获的玄参喜上眉梢。

玄参也叫黑参、元参,是我国四大商用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其隶属玄参科植物,以根用药,味甘、苦、咸,性微寒,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市场行情和较高的市场价格。

“从种到收,我们一直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百八十元。”村民冯尚坤一边忙着捡玄参一边乐呵呵地说,还有几十个和他一样的村民天天忙得不亦乐乎。

“通过试种来看,效果较好,我们打算引导周边村庄的村民也加入到种植玄参的队伍中来,让群众一起增收。我们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让玄参成为韩屯镇的特色种植名片。”韩屯镇副镇长李平说。

近年来,茌平区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发展玄参、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2-11-1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1483.html 1 沙土地上长玄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