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闲宅院上建厂记

■ 本报记者 苑莘

莘县朝城镇邵庄村最近几年多了一条路,通过这条路,村里的车辆能快速驶入省道,这条路是村里专门为强亿服饰专门修建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企业开展生产。”11月17日,朝城镇邵庄村党支部书记邵景喜告诉记者。

作为村里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强亿服饰在当地享受到的“福利”可不止道路、水电。当初企业的厂房用地,就是村里主导帮助解决。解决方式就是:激活那些“沉睡”的闲置宅院。

之所以将目光对准闲置宅院,源于邵庄村的特殊情况。“我们村距离镇驻地比较近,很多村民因为就业、孩子上学等原因搬走了,村内的闲置宅基地数量比较多。”邵景喜统计,项目落地前,村内户籍人口600多人,实际居住人口只有150多人,闲置宅基地总量超过200亩。

如何激活闲置宅院?邵庄村在朝城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始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由村集体租下46户群众的15亩宅基地,整理后租给强亿服饰。“朝城镇畜禽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羽绒服加工企业发展。当时正准备扩大规模,听说村里能解决项目用地,我们很高兴。”强亿服饰负责人白和义表示,在镇村和县自然资源部门的帮助下,一期项目已顺利落地。

错配的资源稍加利用,即可变废为宝。邵庄村人过去“住不上、租不出”的闲置宅院,成为了解决村民就业的香饽饽。该村通过为项目提供必要的土地要素保障,让更多年轻人留了下来,实现农户、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据邵景喜介绍,项目已吸纳周边400余人就业。仅邵庄村就有50多人成为强亿职工。“我们年轻人不用出门打工了,在自己家门口就有活儿干,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村民种秀杰高兴地说。

邵庄村将村内废旧宅基地、闲置土地等资源进行集中清理、整合,由村集体进行统一打包运营,有效激活了村集体的闲置资源,成为朝城镇“以党建引领土地要素保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目前,我们正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争取早日解决二期项目用地问题。”邵景喜表示。

目前,朝城镇正在总结邵庄村的经验做法,并积极在江楼、江庄、后三里营等村庄推广。今后,该镇将按照“坚持节约集约发展导向,把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情况作为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重要因素,加强项目建设用地保障”的思路,为乡村振兴闯出一条特色新路。

2022-11-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1768.html 1 闲宅院上建厂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