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进一扇门 最多跑一地

——东昌府区打造矛盾纠纷调处新模式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2021年,东昌府区各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28200余人次、受理矛盾纠纷32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21600余人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感谢你们帮我把钱要了回来,不仅让我不用预交诉讼费,还帮我省下不少时间、精力。”日前,刘某激动地向东昌府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员致谢。原来2020年9月,刘某因借款纠纷向东昌府区人民法院起诉某药业公司等3家企业,案件涉及借款本息约500万元,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委托区矛调中心调解。经过调解,当事人之间达成了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收到款项后,刘某专程到东昌府区矛调中心致谢。

这是东昌府区探索建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矛盾纠纷调处模式的缩影。近年来,东昌府区司法局聚焦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强化源头化解,创新机制,加大整合力度,打破部门壁垒,探索建立“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调处新模式,真正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解决所有事”。

东昌府区进一步整合政法、信访、教育、人社等部门资源,积极搭建区、镇两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在区级层面,对原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功能整合、提档升级,成立区矛调中心。在镇级层面,依托各镇(街道)司法所,成立集矛盾纠纷研判化解、普法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矛调中心。

东昌府区司法局以信息化为支撑,充分利用“山东智慧调解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和“部门壁垒”,建立涉及多行业、多领域、多部门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专家库”,形成以律师、法律服务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等为骨干,协调联动各级各类调解力量参与的调解体系,实现区、镇两级矛调中心与各行业领域职能部门信息共享、矛盾共治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区、镇两级矛调中心共配备人民调解员135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36人,法律服务工作者、村居委会干部、网格员、警务助理等兼职人民调解员99人。

按照“规范化、实战化”要求,东昌府区司法局立足全区工作实际,对区、镇两级原调解机制进行再梳理、再规范、再提升,理顺矛调中心受理接待、分流转办、跟踪督办、回访反馈、考核奖惩“五项运行流程”。建立领导坐班、首问负责、分析研判、协同联动、限期办结、评价问责“六项工作职责”,形成了由区矛调中心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镇街矛调中心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调解工作体系,实现矛盾纠纷全链条闭环式管理。

2022-01-14 ——东昌府区打造矛盾纠纷调处新模式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201.html 1 只进一扇门 最多跑一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