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屯村文明纪事
■ 本报记者 林金彦 本报通讯员 相宝光
“前段时间,我们村给村民发放了信义积分卡,在群众中树立了文明新标尺。现在村民更加文明,村庄更加美丽,民风更加淳朴。”11月21日,东昌府区梁水镇叶屯村党支部书记马力说,“小积分激发起村民守信重义的大能量,换来了我们村的大文明。”
编外保洁员——李保银
李保银并不是村里的专职保洁员,但他却非常热心村里的保洁工作,常说自己是“编外保洁员”。
自镇党委政府提出守信重义倡议后,李保银首批报名成了一名信义志愿者,每天早晚两次在村内巡查。凡发现有保洁员顾及不到的保洁死角,他都自觉进行清理,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每天都要义务劳动两三个小时,目前他的信义积分是村里所有志愿者中最多的。“我闲着也没啥事,就想着帮村里打扫打扫卫生。村里干净了,咱也舒心!”李保银说。
义务护路员——胡秀海
11月21日上午,一位老人正在村中主干路上“修修补补”。“他叫胡秀海,是我们村上的义务护路员,也是信义活动志愿者。”同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马力说。
胡秀海说,今天一早,他在“巡路”过程中,发现原本平整的路边出现了一处凹坑。“看痕迹,肯定是昨天晚上经过的大货车轧的。如果不整修,时间长了路就坏了。”胡秀海说。于是,这位义务护路员到地里拉了一车土,拌了一些灰渣,把凹坑重新垫平压实了。他说:“只用黄土的话,容易被雨水冲毁。拌了灰渣,修补质量会更好一些!”
村民大管家——叶孟河
叶孟河是叶屯村的村干部。村里的人居环境、邻里纠纷、扶贫助困、抗疫防疫,他从不论工作分工,样样操心。全区开展信义体系建设两个多月来,他积极响应倡议,处处带头示范。
叶孟河中等身材,头发有些花白,面堂黝黑,眼睛明亮。见到他时,他正肩挑着两个塑料桶,老远就闻到飘过来的一股刺鼻的臭味。叶孟河呵呵一笑说:“老陈家里的茅坑满了,我替他清出来了。”
原来老陈是一名五保户,行动不便。叶孟河就把为他清厕所的活儿给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