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心导医的三次婉拒
■ 侯莎莎 刘成祥
11月底,东阿县刘集镇陶庄村村民陶万民(化名)带妻子张兰芬(化名),来东阿县刘集中心卫生院输液,治疗偏瘫后遗症。对于整个诊疗过程,他们表示非常满意,特别是遇到了热心导医郎书利,让老两口心里分外温暖。
张兰芬今年73岁,患有偏瘫后遗症,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说话含糊不清。在卫生院输液治疗的7天里,张兰芬上厕所成了难题。就在老两口在厕所门外徘徊时,遇上了导医郎书利。
郎书利2019年通过招聘来到卫生院工作,热情、勤快、不怕脏、不怕累,喜欢跑腿,说话大嗓门是郎书利留给大家的最深刻印象。
2021年3月,卫生院在深化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方面下功夫。为方便群众就医,卫生院在大厅等关键位置安排了3名导医,郎书利就是其中之一。她身体素质好,看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患者,不只是去搀扶,有时候甚至会抱着或背着他们上下楼梯。
“大爷大娘,有什么问题吗?我来帮你。”郎书利上前问道。陶万民说:“你大娘要上厕所,自理不了,需要人扶着,但是女厕所还有人,我不方便进去。”
“我来吧!”郎书利爽快地说。她把坐在轮椅上的张兰芬扶起,小心翼翼地搀扶进了厕所,并协助其上厕所。陶万民老两口对郎书利的帮助很感动,连声道谢,“这哪里是导医呀,比亲闺女做得还到位”。
第二天,郎书利又看到了这老两口,主动上前招呼:“大爷,大娘有需要,随时叫我。”陶万民不好意思地说:“今天我输液,把你大娘留在你这里,等我输完液来接她行吗?”郎书利一口答应。
一来二去好几天,陶万民夫妻俩在郎书利的帮助下完成了输液治疗。老两口对郎书利心怀感激,悄悄买了香蕉,想要送给她。郎书利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礼物绝对不要”,便拒绝了这老两口。“那我们就给你送一面锦旗!”面对老人的盛情与感激,郎书利说:“做锦旗要花钱,还得奔波,大娘身体又不好,你们真的不用这样。”看到郎书利这样坚决,陶万民又从兜里掏出100元钱,直往她手里塞。郎书利把钱还给老人,笑着说:“我只是做了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你们二老不用往心里去,有事您说话就行。”
“她光抱着或背着老年人上楼梯就有几十次了。”谈到郎书利,卫生院副院长贺伟华说,“她手快腿勤,服务周到,每当有老年患者问路,都直接领着患者到科室找医生,全程服务,有始有终。”
郎书利“三拒患者”是刘集中心卫生院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缩影。该卫生院医护人员秉承“群众事,无小事”理念,及时解决来院人员的就医问题,提升医院形象。尊老爱幼,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体现在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中,彰显了医护人员的高尚品德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