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力为民 守护平安
——市公安局为群众办实事走笔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付延涛
“咱们的公安民警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12月10日,说起自己的经历,莘县观城镇居民李辉依然忍不住感慨。
原来,李辉的女儿在国外求学,身份证已到期,但不能回来办理,给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莘县公安局观城派出所户籍民警了解情况后,通过网上办理的方式为李辉的女儿办理了身份证。为表示感谢,李辉专门送去一面题有“为人民办实事 做群众贴心人”的锦旗。
李辉的经历,是聊城市公安局着力为群众办实事的缩影。今年,全市公安机关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视为最高追求,全面落实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各项措施,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作风引领,锻造人民忠诚卫士
好作风是战斗力,是推动力,是凝聚力,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证。
今年初,市公安局创新推出“勇夺五字旗”重点工作评比考核制度,引领全局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全面发力,激励广大民辅警转作风、强能力、争一流,扛起护航发展重任。夺到旗的,再接再厉,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没有夺到旗的,反思之后奋起直追,各项工作展现新面貌。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张兆刚介绍,聊城公安是一支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也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更是一支真诚为民的队伍。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民警辅警在维护治安稳定中担当作为、敢于亮剑,在疫情防控中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在公安管理服务中尽心竭力、精益求精,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名副其实的“聊城卫士”。
工作中,全市公安机关涌现出了大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今年,1名民警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1个集体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1个集体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2名民警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聚焦小案,利剑出击保民平安
既要聚精会神攻破“大案要案”,更要常抓不懈破获“小案蝇案”,这是市公安局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扎实举措。
10月20日,茌平区振兴街道多家商铺经营者反映大门被撬,共丢失现金470元。市公安局茌平分局民警调取了多家被盗商铺的视频监控,发现作案者是两名年轻男子,并于10月22日将其抓获归案。
10月8日,临清市公安局唐园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三轮车被偷。民警多方调查后锁定了嫌疑人,于当晚8时将其抓获,并起获被盗三轮车……
“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我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创满意、保民生”小案侦防专项行动,把矛头对准盗窃、抢夺、诈骗、隐瞒犯罪所得等违法犯罪,并针对突出问题及时调整工作部署。自5月16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打击盗窃电动车、电动车电瓶破案攻坚”专项行动,共破案309起;自10月20日起,开展为期100天的“小案侦防破案攻坚”专项行动,破获各类侵财案件366起。今年,我市各级公安机关均举办了退赃大会,将收缴的4100余万元赃款赃物全部返还给受害群众。
倾心守护,时时见警处处有警
于聊城市民而言,对于今年公安机关种种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
白天见警车、夜晚见警灯、身边见警察。在夜间街面,在校园周边,在背街小巷,总有警察在巡逻,总有警灯在闪烁。市民许创说:“警察时刻守护着这座城市,我们感到很安心。”
6月22日晚,聊城狂风暴雨,“星空护学”警车仍像往常一样稳稳停靠在学校门口,巡逻民警在冒雨清理路障。
7月9日晚11时,临清市公安局松林派出所民警巡逻中发现一名老人迷路,连夜驱车20多公里将老人送回家……
今年,全市公安机关依托“三重三见”“星空护学”“零点行动”等载体,整合特巡警、派出所、交警、零点行动队等警力,完善“屯警街面、快速反应”巡防机制,有针对性地调整警力部署、巡逻路线,切实提高了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有效震慑和预防了违法犯罪行为。在医院、商场、车站和核酸检测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中小学上放学、职工下夜班等重要时段,我市公安机关加强巡逻守护,有效减少了盗窃、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可防性案件的发生。目前,全市每天2000余名警力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时刻准备保护和救助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