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患者“重生”希望

■ 梁丽姣

“在莘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了半年康复治疗,我的右手功能终于恢复了,写字、打球都不在话下,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12月13日,莘县居民刘华(化名)笑意盈盈地说。这一年中,她经历了一次“重生”。

刘华是一名中学教师,业余爱好是打乒乓球。去年一次意外导致她的右前臂受伤,多块肌肉断裂。在济南经过手术治疗后,刘华的右手前臂断裂肌肉成功缝合。虽然肌肉结构恢复,但由于缝合后肌肉长度缩短、粘连等因素,患者右手不能完全抓握到位,仅能抓住较大物体,手术医生推断她的右手几乎不可能恢复到受伤前的水平。

出院后,刘华便来到莘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医生为刘华定制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康复科医生第一职责就是重新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功能评估,然后再制定康复方案,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以消除和减轻功能障碍。”该院康复医学科负责人王泽虎说。

康复训练中,刘华通过被动牵拉和主动训练,逐渐恢复肌肉长度和手的功能,每一次被动牵拉都令她痛不欲生,但她仍咬着牙坚持。在这一过程中,康复医学科的医生们从微小的动作入手,鼓励、引导刘华逐步进行康复训练。经过半年多的康复治疗,刘华的右手恢复到了受伤前的功能状态,她也重返教师岗位,生活迎来新生。

前来该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患者中,还有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脊髓损伤等患者,他们多数遗留功能障碍,很多患者还患有流涎症。“患有流涎症的患者不能有效地闭口吞咽唾液,不仅给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因唾液吸入喉部、气管导致咳嗽甚至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王泽虎说。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康复医学科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康复评估和系统检查后,确定为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适应证,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在超声引导下完成下颌下腺及腮腺内的多点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患者流涎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口水明显减少。

经过正规康复治疗后,多数患者实现了生活自理,这得益于该院康复医学科这10余年来的不断努力。2011年,莘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刚刚建立时,只是一个仅有1名医生和3名康复治疗师的小科室,治疗手段少、康复设备少,愿意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更是少之又少。凭着对康复医学意义的追求,科室不断坚持学习和发展,历经10余年的时间,该院康复医学科从4人的小团体扩大为31人的大团队,从只有80平方米的康复治疗室,拓展到独立的康复医学科病房、康复大厅、康复门诊等,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拥有独立的医生团队、护理团队、康复治疗师团队等,让一位位失能患者找回生活的希望。

看着一个个患者慢慢恢复自理能力,能够自信乐观开始新的生活,王泽虎的心里充满自豪:“康复医学作为‘医学的第三阶段’,虽然不能完全治愈疾病,却可以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为患者和他们的家庭点燃‘重生’的希望,这就是我们康复医学科的价值所在。”

2022-12-1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2910.html 1 点燃患者“重生”希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