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化干戈 司法暖人心

■ 本报记者 孙克峰

本报通讯员 王希玉

日前,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运用“电话+实地”的方式,成功调解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该案为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因房屋租赁期间建造物的拆迁款归属问题产生争议,并互不让步。该案经村委会、一审法官多次调解未果,甚至几次即将达成调解协议时,双方因矛盾再次激化未能最终调解成功。办案人员在电话沟通时,双方当事人也多次表示不愿意接受调解,并表示为了争口气要诉讼到底。

针对这种情况,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肖倩从案件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多次与双方当事人耐心细致地电话沟通,希望双方能够和睦相处,不要因为小矛盾伤了感情。通过办案人员耐心沟通,双方当事人表示,在双方均拒绝调解的情况下,法院办案人员仍能坚持不懈地同他们沟通交流,他们十分感动,并同意接受调解。

肖倩在电话沟通初见成效后,迅速同书记员一同前往案发地进行实地调解,再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均同意放下心中隔阂,接受调解意见。随后,一方当事人直接去银行取出现金41000元,向对方当事人当场过付调解款项。事后,双方对调解结果均表示十分满意,并对法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赵曙昉说,他们坚持将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的要求贯穿于审判的全流程,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做好人民群众诉求的倾听者和权益的保护者,让人民群众在严寒冬日感受司法温暖。

2022-01-1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296.html 1 调解化干戈 司法暖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