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窑坑变身致富鱼塘

■ 本报记者 林晨

本报通讯员 张震

12月19日,在阳谷县定水镇坡里村东南侧的8个鱼塘里,水清鱼跃,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8个鱼塘面积一共150余亩,主要养殖鲤鱼、草鱼、青鱼、白鲢和花鲢,年产鱼大约20万公斤。这鱼塘就是个致富塘,俺打心眼儿里高兴!”看着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站在岸边的养殖户李海波喜笑颜开。

如今的坡里村东南侧鱼肥水美,生态宜人,可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长满荒草的废窑坑。定水镇政府人居环境工作负责人王凤伟指着眼前的鱼塘和周边的农田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一处占地50余亩的砖瓦窑厂,在动土作业中形成了一片大坑,窑厂关闭后,大坑和周边荒被长时间荒废,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前几年,大坑里面有垃圾,下雨后就变成臭水坑,老百姓都不愿意从旁边经过。”坡里村村民张希磊回忆说。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坡里村废窑坑问题,阳谷县向有关部门申请专项资金,通过坑塘回填、土地复垦、修建护坡、土地平整、新修道路、安装围网等措施,对这片废弃土地进行生态修复。最终,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共复垦出耕地20余亩,新修坑塘护坡1480米,安装了坑塘围网1517米,还建设了高标准鱼塘4个。

借助这次生态修复机会,养殖户李海波跃跃欲试,先是承包了4个高标准鱼塘,后又通过土地流转,再建了4个鱼塘。“坑塘改造成鱼塘,不仅能够改善村居环境,还可以让我们增收致富,真是件好事。”养殖户李海波告诉记者。

“我们将强化党建引领,继续帮助村庄上做好土地保护工作,帮助村民把特色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生态调节、村民受益、集体增收的好局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定水镇党委书记闫瑞鹏说。

2022-12-2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3030.html 1 废弃窑坑变身致富鱼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