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委员:

讲好“两河”故事

■ 本报记者 赵宏磊

聊城,作为黄河文明和运河文明共同孕育的一座古城,“两河明珠”的吸引力、承载力正在不断增强。如何抓住机遇,把准脉搏,让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在聊城大地上有效发挥作用?市政协委员刘学带来了她的建议。

“建议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制定聊城‘黄河+运河’文化保护条例,编制保护专项规划,划定‘黄河+运河’文化、文物保护专线,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多规合一。”12月27日,刘学在接受采访时说。

刘学建议,要加强地方联系,通过与黄河、运河沿线相关城市合作,统筹“两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手打造“黄河+运河”文化传播平台,活化“两河”历史文化,共同讲好“两河”故事,让“黄河+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筹划创立“黄河+运河”文化研究中心,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探索“黄河+运河”文化利用新路径,更好彰显聊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刘学还建议,要进一步规范提升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功能与职责,因地制宜开展“黄河+运河”主题书画展、摄影展,开设“黄河+运河”民俗文化活态体验馆,让“两河”文化助力聊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12-29 刘学委员: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3579.html 1 讲好“两河”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