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

本报讯 (记者 赵琦) 近期,聊城市文物事业服务中心加大对各文博场馆“瑞兽”形象的图像采集力度,为“瑞兽”系列文创研发工作做足准备。该中心以聊城名人书法、聊城古建、聊城非遗、聊城文化为创作元素,持续开发文创产品,笔记本、茶具、帆布包等系列文创产品已进入打样生产阶段,不久将与公众见面。

2022年,聊城市文物事业服务中心以“聊城有礼 聊表心意”为品牌,依托聊城文化文物资源,设计推出了文创雪糕、文创书签、文创中性笔、非遗面塑、非遗葫芦等系列文创产品,“文创雪糕与古建”一度成为聊城网红产品。

为响应大力发展“夜经济”的号召,该中心将文创、文物故事与杂技表演相结合,在光岳楼下长期推出“天下奇绝 炫技光岳”活动,共演出130余场,观众超3万人次,普及了文物知识,传播了文化故事,更收获了一批“文物粉丝”,其中不乏各中小学老师,他们纷纷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将聊城文物故事带进课堂。

开发IP形象,推出数字藏品。该中心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时代下文物活化利用新形式,开展“我最喜爱的聊城文物”评选活动。目前,票选文物经现场踏勘,已完成三维激光扫描、文物模型二次创作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数字藏品最后阶段的完善工作。博物馆里沉睡千年的“老古董”,即将以数字藏品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让博物馆宝藏IP更富有生命力。

2023-01-0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3963.html 1 我市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