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好“开工第一课” 护航企业“开门稳”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春节过后,我市各生产经营单位陆续进入复工复产高峰期。为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切实防范复工复产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我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开工第一课”活动,助力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截至目前,聊城市共组织7984家企业,32万余人开展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活动。
“电源线路常检查,短路起火先拉闸。消防安全要防微杜渐,不能有半点马虎……”1月28日,春节假期后的开班第一天,在聊城鲁西甲胺化工有限公司,授课人王存申正在为员工上“开工第一课”。春节前,聊城市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扎实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制度的通知》,动员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牢固树立“开工第一件事就是讲安全、抓安全”的思想,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新年开工安全、生产安全。
在一些企业,还有工作人员在工地给企业员工现场上起了“培训课”,详细讲解安全应急注意事项。“开工第一课”除了从会场延伸到一线,拓展了安全宣传覆盖面,授课形式也不断创新,线下各生产经营单位结合单位假期情况和生产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好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活动。在线上采取播放视频、图文展示、VR、AR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员工受到更形象、更直观的教育,切实增强“开工第一课”的学习教育效果。如借助“聊城应急”政务新媒体平台、“聊聊安全”微信小程序,观看山东省安全生产创新措施系列视频片《企业如何开展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并分行业领域观看复工复产相关警示教育视频。
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强督导检查,排查风险隐患。聚焦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等15个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围绕制度不落实、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隐患两方面开展整治,查找堵塞安全漏洞,狠抓事故隐患整改。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共派出督导组177个,抽查企业388家。5480家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排查整改问题隐患6515项,严惩非法违法行为,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岁末年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为了使安全意识入脑入心,我市紧盯关键时间节点,扎实做好岁末年初安全宣传教育,通过聊城市广播电视台《应急365》栏目、聊城电台《应急之声》栏目、“聊城应急”政务新媒体平台不间断宣传复工复产、停工检修等安全知识,开展各类警示教育。督促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切实增强安全意识,认真落实安全措施,深刻汲取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引导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理念,坚决防范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