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人”孙树民
■ 文/图 本报记者 吕晓磊
2月20日中午,临清尚店镇后焦庄村民马文龙用三轮车拉着刚产完羊羔的母羊,来到孙树民的兽医门诊部,“树民啊,快给看看,这羊是咋啦?”
“哎呦!子宫脱垂了,我得给它缝上!”正准备去吃午饭的孙树民返回屋里换衣服、戴手套,并拿来了器械和碘伏。
消毒、缝合……大约10分钟后,手术完成。马文龙拿出手机付款时,孙树民却说什么也不要,“没用药,没啥成本,不要钱,快拉走吧”。只要不用药就不收钱,这是孙树民多年来的惯例,在孙树民眼里,自己的技术和劳动都是“服务”,不是成本。
有人说孙树民“憨”,孙树民说,自己就是个“憨人”,并自嘲“憨人干憨事,憨事能憨干,一憨到底”,还干脆把自己这句话写下来挂到了工作室的墙上。“你看,心字上面加上一个敢字就是憨。”用心、敢干,这是孙树民对“憨”的解读。
孙树民是临清尚店镇的一名兽医,这是个又脏又累的活儿,没人愿意干,但孙树民却一干就是40年。一年365天,走村串户、钻牛棚、进猪圈,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
兽医的脏和累不难想象,有一次,孙树民去市里开会,尽管自己去之前特意洗漱干净、换了衣服,进会场一会儿,还是有人闻到了异味儿四处找寻,孙树民赶紧起身,“对不起,是我身上的味儿,我是一名兽医,长年累月与动物打交道,有些气味已经渗进皮肤里了。”孙树民说。
但对兽医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脏和累,而是人畜共患病的传染风险。所以,除了在自己的工作和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良好的卫生习惯,孙树民也把动物防疫当做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前几年,他个人出资12.9万元将自家的宅院改造成了尚店畜牧兽医工作站。
尚店镇是畜牧产业强镇,出身农家的孙树民自家也养猪喂羊,深知农民的不易。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一场疫病就可能全军覆没,将一切化为乌有。“我就是个农民,一头牛、一只羊可能对别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农民来说可能就是全家的希望,我是一名乡村兽医,必须要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干。”孙树民说。就这样,孙树民钻猪牛羊圈、进鸡鸭棚舍,不仅走遍了尚店镇大大小小的村落,行医范围还辐射到方圆百余里。在尚店,养殖户们只要看见“孙大夫”,心里就有了底。“尚店镇有个好兽医,不管啥时候,不管多晚,不管刮风下雨,谁家的牲口病了,打一个电话他准到。”马文龙说。
2001年,孙树民成为了一名党员,打那之后,他就在白大褂上别上了一枚党员徽章,“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说。2022年,“孙树民党代表工作室”挂牌成立,工作室里挂满了孙树民在专业领域取得的各种突出成绩和荣誉,但孙树民感受到的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对得起这些荣誉。”孙树民说,“乡村振兴,畜牧先行,只有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好,畜牧业才能健康蓬勃发展。”
孙树民的胳膊经常疼痛,那是40年的兽医生涯给他留下的职业病,但已经55岁的孙树民却从未想过停下来,他笑言自己恨不得“向天再借500年”,要继续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投入到钟爱的农牧技术推广服务事业上,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