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家博物馆的谦虚叫好
■ 路子强
2月25日,笔者在位于古城区的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参观时,被“佛画”展示区的介绍感动。介绍上说,这批画是从民间征集而来,应该是与佛教有关的民间信仰作品。博物馆对此没有研究,多方求教也无果,姑且称其为“佛画”,“希望广大历史工作者和美术工作者以及民俗宗教工作者对这批美术作品进行研究和点评”。
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有三点值得点赞。一是“信息共享”,把这批展品的来源“东阿县城关镇农户家”交代得很清楚。经常去博物馆的人,有一部分是本着研究学习的目的去的,期待在写文章时能通过某些文物来支撑自己的论点,这时候就需要知道文物的具体发现地。但你也会发现,很多博物馆明知文物有发现地却故意不介绍,或者介绍得很不详细,让人无法作为文献来引用。对比之下,笔者非常欣赏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的做法。
二是“产品共享”,希望相关人士对藏品进行研究。博物馆对藏品自有一套管理办法,但不少博物馆视藏品为私有,对馆外人员设置额外限制也是事实。对于尚不清楚其含义的藏品,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不但欢迎相关人士对其进行研究,还把这种态度上墙广而告之,其态度值得钦佩。
三是“成果共享”,希望观众都了解这批藏品的价值和意义。据笔者了解,有些博物馆对藏品“藏着掖着”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自己先研究,把成果据为己有。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则与此相反,他们对自己不了解的藏品不是先“捂住”,而是选择公开,期待有人共同参与研究,以便让观众尽早了解这些藏品的价值,这种态度同样难能可贵。
除非特殊文物,博物馆的展品重在展览。展览的意义,除了给观众看,还要请观众共同参与研究。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开放办馆、共享办馆,这种“不懂就问”的谦虚理念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