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如何管 居民说了算
——新区街道“五步议事法”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陈静
群众遇到事时,“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这是记者2月28日在东昌府区新区街道采访时看到的可喜变化。该街道按照“居民点题提需求,支部议事出思路,多方会谈拟方案,张榜公示开言路,居民表决说了算”的“五步议事法”,拓宽了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平台。
居民点题提需求,变单一开会为“拉拉家常”。新区街道创新议事恳谈形式,不拘泥于日期、地点、内容和人数要求,在群众“遛个弯儿”“拉个呱儿”中随时随地进行“微议事”。其中,八一社区就以“红马扎”议事恳谈形式,面对面倾听居民诉求,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支部议事出思路,变“被动坐等”为“主动发现”。该街道注重发挥楼长、党员中心户作用,对楼长进行培训、指导,引导楼长采取主动巡查、入户走访、串门聊天等形式,了解掌握楼栋内居民意见建议。对于楼栋内乱堆乱放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暂不能及时解决的事项,召开居民会议讨论决策。目前,全街道共建立135个小区实体党支部,明确659名楼长、2960名党员中心户。
多方会谈拟方案,变“零散经验”为“系统制度”。该街道总结八一社区、御苑社区通过灵活的“红马扎”“红邻菜单”等经验,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搭建由党员、社区工作者、红色物业、热心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议事协商平台,实现“拉近距离、说家里话、常来常往”,共同讨论解决基层治理问题。在去年的双庙康城社区恒昌小区的一次民情恳谈会上,居民反映小区以往未进行集中供暖。社区党委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带领业委会、热心居民等,积极对接各方,业委会牵头引入施工队伍,推进集中供暖管道铺设,在供暖期到来之前施工完毕,实现了集中供暖。
张榜公示开言路,变“绞尽脑汁”为“集思广益”。新区街道在“聊来温暖议事厅”悬挂问题板,将难点、堵点问题及时公示,鼓励居民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224处“红旗驿站”均设置“红色邮箱”,居民可以将诉求、意见建议等通过信件或纸条的形式投入邮箱中,成功将“红色邮箱”打造成为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的“回音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决基层治理问题,将便民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居民表决说了算,变“置身事外”为“热心参与”。新区街道积极倾听居民心声——社区服务好不好、民生问题怎么解决、小区如何管,都由居民说了算,让更多居民从冷眼旁观变为积极主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通过这一举措,新区街道成功培育了一批“红街坊”,他们是政策解读的“宣传员”、传递社情民意的“联络员”、便民服务的“跑腿员”、热心公益的“红马甲”,实现居民由被动管理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转变,营造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