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园里采摘忙
■ 本报记者 梁丽姣
2月28日,走进东昌府区新区街道库财刘村的“草莓哥”采摘园,一座座温室大棚紧密相连,大棚内一垄垄葱郁的草莓长势喜人,清香气息扑鼻而来,红的、白的、粉的草莓隐藏在绿叶间,娇滴滴垂在田垄边上。
天气转暖,采摘园迎来采摘旺季,不少市民趁着好天气,约上三五好友、带着孩子走进草莓大棚,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从去年11月份开始,棚里的草莓便陆续成熟,现在第二茬正盛,预计采摘期可持续到今年5月份。”正在张罗照顾采摘游客的技术人员陈洪国笑着说。
说话间,几位市民来到大棚内,陈洪国将红色的小篮子递到他们手中,市民提着篮子穿梭在田垄间,边品尝边采摘,不时拿出手机记录美好瞬间。“这儿的草莓不仅个头大,品种还多,这种粉红色的草莓还是第一次见。”采摘草莓的市民杨媛言语中满是欣喜,“酸甜可口,绿色无公害,多摘点回去让家人都尝尝鲜。”
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是这里的常客。每到周末,很多小朋友会来采摘园体验采摘的乐趣,小朋友们边采摘边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草莓采摘大棚内充满了童趣和欢声笑语。草莓采摘正忙,陈洪国的采摘预约电话也接连不断,“很多都是老顾客介绍来的,虽然忙,但忙得很开心。”
草莓受欢迎的背后,离不开陈洪国的悉心管理。“草莓生长期不同,所需营养也不同,草莓种植前对微量元素进行试验,在适当的时机追加有机肥,提高草莓质量和果肉品质。”在陈洪国看来,种草莓需要耐心、细心,他以无公害模式种植草莓,产出的草莓质量好、甜度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陈洪国还不断研究、改进草莓种植技术。今年,他就在田垄间铺上了厚厚的稻糠,一脚踩上去软绵绵的。“这些稻糠可不是普通的稻糠,由烘干的稻壳碾制而成,可以除湿、杀菌、保温,还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草莓的质量和长势会更好。”陈洪国告诉记者,草莓摘完后还可以把稻糠翻耕到地里,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采摘园现有4座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种植面积8亩,以妙香草莓、牛奶草莓、桃熏草莓、雪兔白草莓等品种为主,亩产量可达5000斤,产值十几万元。近年来,库财刘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草莓种植基地,不断提升种植水平,蹚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