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贴心服务 实打实解难
——冠县司法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走笔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蒋昆
广场四周,草木吐嫩绿,萌动着春日的生机,广场中央,新业态劳动者们仔细聆听着普法宣讲,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这是3月7日冠县法治文化广场上的一幕。当天,冠县司法局在这里举行“服务新业态 法治暖‘新’人”普法宣传活动。
如何助推新业态企业高质量发展,怎样维护新业态群体合法权益,解决法治覆盖短板弱项,增强对新业态群体法治保障,是司法行政部门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冠县司法局以“党建红”引领“法治蓝”,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不断为新业态企业“减负提速”,助其依法合规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激活“蓝色引擎”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1日,在冠县锦运律师事务所党建活动室,冠县司法局律师联合党支部与新的阶层人士联谊会党支部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中,党员庄严肃立,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党建与业务高度融合的律企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是进一步畅通律企沟通渠道的重要举措,打造了律企党建共建的新典范。”新的阶层人士联谊会党支部书记孙冰表示。
冠县司法局加强党组织建设,由律师联合党支部与新的阶层人士联谊会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双方定期组织党建共建活动,并成立了由党员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组成的“新业态法律服务队”,建立法律服务新业态常态化运行机制,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发挥党组织主动性,与相关单位党组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新就业形态群体法律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实现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法治赋能,增添发展动力
“你们与用户签订的货物运输合同约定过于模糊,容易产生纠纷。”“涉及职工权益的制度要充分公示、广泛告知。”在冠县司法局对一企业开展的“法治体检”中,一项项问题摆在企业负责人的案头。“原先我以为我们做得很好了,通过‘法治体检’,才知道还存在这么多问题。”该企业负责人诚恳地对“法治体检”工作组负责人说,“谢谢你们,我们一定认真整改。”
今年2月,冠县司法局开展了以“法治体检”为重点的“新业态企业法律服务月”活动,全力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活动组建了以“公职律师+援助律师+社会律师”为主体的“法治体检”工作组,对新业态企业进行深度“法治体检”。
工作组通过电话沟通、入企走访、查看企业合同制度、座谈讨论等方式,共开展“法治体检”50场次,从源头上帮助企业发现生产经营、劳动用工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开出“法治良方”,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便民利企,提振市场信心
如今,在冠县法律服务机构,9处暖“新”之家成为一道风景线。在这里,新业态劳动者可享受手机充电、应急药品、热水、雨伞等便民服务。
冠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接待窗口设立了“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优先为新业态劳动者办理咨询、调解等诉求,已提供法律咨询200余次,现场调处劳动争议26件。
冠县司法局依托人民调解品牌工作室和品牌调解员队伍等力量,成立新业态行业调解室,拓宽干群关系“连心桥”,擦亮人民调解“新”招牌。调解室成立以来,共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5起。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切实以法治之力稳企业、增预期、提信心、促增长,为优化冠县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冠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