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

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多亏了人才服务工作站的专家提供上门技术指导,帮我解决了技术难题,及时止损,真的是非常感谢。”3月14日,说起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人才服务工作站专家吴春智帮助自己解决陆基圆池鲈鱼养殖技术问题时,水产养殖专业户周保芝十分激动。

周保芝的经历得益于东昌府区人才服务工作站的建立。去年10月,东昌府区在道口铺街道建成全市首个人才服务工作站,人才轮流进站“坐诊”、面对面“问诊把脉”,深入一线解决技术难题。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东昌府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不断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奋力开创“百花齐放”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东昌府木版年画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近年来,东昌府木版年画在传承上却犯了难。

“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传承,需要年轻人才的支撑,但就目前来说,参与此项非遗文化事业的年轻人并不多。”东昌府木版年画省级非遗传承人郭春奎说。

针对这一问题,东昌府区鼓励文化单位、文化企业与聊城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采取“送出去学”“招进来训”“走出去看”等方式,培养文化传承新人才。

“我们与职业类高等学校合作,开设专业课程,举办了非遗传承人群普及和研修培训班,不仅建立了民俗文化传承大院,还打造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东昌府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张晶说。

近年来,东昌府区不断深化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先后邀请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团队到区属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合作共建教学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和健康食品、材料科技、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产业研究院,与多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18项,形成深化合作项目70余个,为带动企业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03-21 东昌府区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7157.html 1 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