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旅游引来“专业游客”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任家川
“天香传统手工酿造技艺,精选优质鲁西小米、小麦和少量黄豆,采集东阿泉水,以传统的瓮缸为发酵容器,经过除杂、糊化、冷却、拌曲、封缸等十几道工序,得到的成品小米醋酯香醇厚、醋香浓郁、色泽光亮。”3月19日,东昌府区天香酿造文化博览园负责研学的张晓燕为访客详细讲解传统酿造技艺。
从传统的农副产品加工行业转型工业旅游,聊城天香酿造有限公司已经迎来了一批批游客。但当天的访客与众不同,他们是来自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进行的课程是研学讲师培训。这些旅游行业的“专业游客”选择天香,就是看中了企业在研学方面付出的努力。
“我们公司始建于1956年,原名聊城酱菜厂,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酱醋企业,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口碑。老一辈聊城人对聊城酱菜厂有着深刻的记忆,也有着浓厚的情怀。公司采用‘博物馆+体验区+生产车间+绿色酿晒基地’全产业链工业旅游观光模式,致力于传承匠心精神,延续传统古法技艺,已打造成为集研发酿造、全景体验、品牌传播、旅游购物于一体的文化地标。”天香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米加峰介绍。
2022年底,天香公司成功申办国家3A级工业旅游景区和东昌府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天香酿造和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建的健康食品研发中心已研制出“阿胶酱油、阿胶醋、灵芝醋”等高端产品,主营天香调味品的“米家铺子”连锁店也开始走进社区和旅游景区。“只有大力实施文旅兴企赋能战略,倾力完善鲁西酿造文化博物馆,才能打造百年天香品牌,让百年企业焕发出特色浓郁的文化韵味和耀眼的青春活力。”米加峰说,文化元素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基于天香酿造的成功转型,聊城大学在组织本次见习时,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两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培养途径,提升其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学科带头人刘建峰说:“此次见习,为聊城大学与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搭建起产学研用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共建旅游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拓展旅游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