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每往前走一步,距民心就近一步”

——我市司法为民之路越走越宽广

■ 本报记者 薛蓓蓓

“真正做到把群众的事当作大事,把服务做到细微处,做到群众心坎上,慢慢地都会得到理解。”3月26日,谈起服务群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东阿县公证处主任刘桂民这样说。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统筹全面依法治市、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具体实践中保障群众权益,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推动司法为民之路越走越宽广。

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地化解纠纷是群众一直以来的强烈期盼。我市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全力强化司法服务供给,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建立起人民调解组织2803个,上岗人民调解员13923名,依法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将一件件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用法治和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每往前走一步,距民心就近一步。为了避免民事纠纷升级,有时要到当事人家中去五六趟,反复调解。”高唐县人民调解员张洪礼说。

张洪礼被誉为疑难复杂案件“拆弹专家”。去年,高唐一老旧小区40多户居民因水暖安装费用分摊发生纠纷,张洪礼立即到现场主持调解。在长达1个月的调解进程中,通过调查走访、逐一排查、回应诉求、志愿服务等举措,张洪礼彻底解开了居民们的心结,小区氛围恢复和谐。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和群体。我市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市1029名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面履职,开展各类“法律进校园”活动1600余次;录制中小学生“法治空中课堂”和“开学第一课”,在电视、网络同步播出,覆盖70余万人,总浏览量超200万次。

德润人心,法安天下。我市探索部门申请、普法统筹、全员参与的大普法工作之路,连续15年组织国家工作人员普法考试,使干部学法考法成为常态;2022年全市各级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1万场,受惠群众200余万人。我市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1+3”行政应诉模式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在工作中我们听得最多的,是群众拿到公证书时说的那一声‘谢谢’,他们的信任和满意是鼓励我们始终坚守、一直向前的动力。”刘桂民说。

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自觉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我市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聚焦“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不断满足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以司法之力切实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让水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3-03-28 ——我市司法为民之路越走越宽广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7573.html 1 “每往前走一步,距民心就近一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