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与5400万的故事
■ 文/图 本报记者 侯莎莎
本报通讯员 穆冰
27年前,聊城交警直属二大队北顺小学护学岗作为市城区第一个护学岗,为孩子们架起了一座名为“安全”的桥梁。
27年间,北顺小学护学岗护送学生约5400万人次,取得了孩子安全、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3月24日,在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携手“家校警” 撑起“平安伞” 凝心聚力共筑平安上学路——聊城交警直属二大队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北顺小学举行。
6名护学岗民警代表登台时,学生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因为,护学岗的民警既是他们安全的守护者,也是他们最信赖的人。
护学经历感人至深
活动现场,部分参与护学的民警向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护学经历,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感染了到场的每一个人。
“我叫许忠立,1996年到2000年在北顺小学护学岗工作……”
“我叫郭永明,是北顺小学护学岗的第二任班长……”
“我叫王岩,2000年至2003年在北顺小学护学岗工作,记得有一个冬天,几个小姑娘怕我冷,送给我一个红色的充电暖手宝……”
“我叫孙芳宜,2014年到2022年在北顺小学护学岗工作,作为‘家校警’护学机制逐步完善的见证者之一,能讲的故事很多。帮孩子们打电话,看着孩子们写作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成为我们护学之外的工作日常……”
“我叫陈海华,自去年9月接过接力棒以后,在共谋、共管、共助的‘家校警+N’机制下,我们的护学工作越来越完善,孩子们的安全越来越有保障……”
听完交警们的讲述,五年级二班学生杜广睿使劲鼓掌,他告诉记者:“下雨天,他们把我们护在怀里,有时候还抱着我们过马路,很感谢他们!”
“家校警+N”联动护苗
循着历史时间轴,回望27年护学历程:北顺小学护学岗刚成立时,只有一张小铁桌,放置便民工具、办公用品;2011年,添置了移动警车;2015年,在校门外设置学生过路等待区;如今,一支“花样”护学队伍每日清晨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
执勤交警身穿荧光黄执勤罩衣,学校老师身穿红色马甲,家长志愿者身穿黄色马甲,学校保安身穿蓝色马甲……这支队伍由交警统一指挥调度。交警对过往车辆管控分流,指挥接送学生的车辆安全通行;家长志愿者和老师在人行横道处维持秩序,护送学生安全通过马路;学校保安在校门口处引导学生有序出入。在这支队伍的护送下,校园周边道路通行效率大大提高。
“27年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聊城交警对孩子们安全的关注。”北顺小学学生家长代表、家委会主任卢海说。卢海的孩子正在北顺小学上六年级,这几年,每当他看到交警、学校领导、值班老师在校门前护送孩子,都想做点什么。2021年11月15日,北顺小学按照东昌府区教育和体育局的统一部署,加强护学岗建设,护学岗由警校联合发展为家校警联合,卢海第一时间报名,当上了护学志愿者。
今天的北顺小学护学岗,在各届护学民警的精心打造下,协调教体部门、综合执法、街道、社区等各部门,建立了共谋、共管、共助的“家校警+N”机制。
护学机制全面推广
得益于“家校警+N”机制,聊城交警直属二大队的护学行动,做到了举措准、分工细、保障强、宣传广。目前,该机制已在聊城交警直属二大队辖区全面推广。
聚焦护学机制细化措施。聊城交警直属二大队以“家校警+N”机制为基点,对辖区每所学校的交通现状进行重新梳理,对各学校的护学机制进行再细化、再完善,通过交警、学校、家长三方良性互动,让家校警护航队成为守护孩子的安全堡垒。
聚焦校车安全深化管理。做到校车管理工作前移,预防在先,建立校车底数、运行时间、路线,校车驾驶员信息监管等档案资料,每年定期上门查验校车保险杠、刹车、灭火器等重点安全设施,向校车驾驶员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聚焦巡查严管强化治理。在全力做好“家校警”护学的前提下,将警力最大限度地放到学校周边的道路,从严查处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在校园周边精准投放铁骑应急救援力量,快速处置校园及周边各类突发警情。
聚焦设施隐患完善机制。定期组织警力开展校园周边安全设施隐患行动,建立健全交通设施排查机制,优先完善校园周边道路、人行横道、减速让行线、指示标志、禁令标志等,将隐患排查工作做到前、做到位。
聚焦交通安全扩大宣传。通过开展交通安全进课堂、交通情景模拟互动等形式,深化荧光守护进校园行动,提升学生“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发挥“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作用,通过开展家长交通安全教育课、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潮头等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我们将全力打造‘守护放心、路畅舒心、服务暖心、传承凝心’的护学品牌,以广大师生文明出行的最美景色,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六个新聊城’增光添彩!”聊城交警直属二大队大队长乔舰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