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此青绿为水城
■ 张目伦
春风送暖,万物勃发。如今,保护生态、绿化家园已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动。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种柳三咏》中写道:“白头种松桂,早晚建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成荫。春风为催促,副取老人心。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准拟三年后,青丝拂绿波。”人们赞美植树,是因为“树”“林”是人类生存的依靠,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构木为巢”,哪里水茂林秀,哪里就有文明繁衍。
在大自然中,森林是水土保持的主角、防风固沙的屏障和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能手。植树,是精神文明的象征;造林,被人们称赞为美德。
提倡植树造林,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活动,能美化人居环境,增添人生乐趣,陶冶人们精神情操。
目前,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均大幅度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有一定差距。要建设美好聊城,振兴伟大祖国,就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快生态林业绿色发展,持久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活动。
让我们听从春天的召唤,积极行动起来,奔赴田间、湖岸、河畔、路边、宅旁植树播绿,植一片青绿,绘无边春色,让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绿色消费等生活理念成为社会新时尚,共同铺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