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知识产权“东昌经验”
——东昌府区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 本报通讯员 舒敏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再到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寄语,“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
锚定发展要务,2023年,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服务全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水平,多方探索,全面发力,助推知识产权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把握战略要点
探索知识产权工作新路径
从大局上谋划,于关键处落子。东昌府区成立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开展专题研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真正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工作大局。
依据《东昌府区质量发展和专利奖励办法》和《2023年“稳中求进、进中提质”政策清单》,东昌府区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纳入财政专项预算,为知识产权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撑。按照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对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了全区知识产权工作务虚会,明确了围绕“市对区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考核”的工作方向,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和知识产权相关股室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上级知识产权工作有关文件精神,逐一梳理工作重点,汇报工作思路,切实把知识产权工作抓牢抓好。
强化全链条保护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
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着力提升“同保护”能力,强化跨部门多领域协作,加强全区知识产权执法协同,推进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强化诉调、仲调对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维权援助站的功能,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和维权援助工作。
该局坚持“严保护”导向,严查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非正常专利申请,继续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从提升行政裁决能力入手,邀请专家传授侵权鉴定知识,严把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办理质量关,注重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相衔接。自2月起,该局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茶叶类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并计划今年重点针对香江光彩大市场开展食品、农产品、服装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有效打击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强化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领域联合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切实保护企业创新成果,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牢记服务宗旨
推进高价值发明专利量质提升
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用好知识产权这把“金钥匙”,把知识产权服务延伸至企业发展的细枝末节,实现和企业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该局建立健全与企业的沟通对话机制,持续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活动,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等符合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专利质量较高的高价值专利,联合代理机构精准对接,开展高价值专利挖掘、布局,同时做好高价值专利的维护,提升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储备。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进一步梳理辖区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现状、已有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摸清企业经营发展不同阶段资金需求变化,通过召开银企对接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宣传质押融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办理质押融资贴息优惠贷款,用不断涌动的资金活水激发无限的创新活力。积极跟进东昌府区两个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项目落实,做好工作指导和跟踪管理;做好轴承保持器产业导航、钛合金无缝钢管专利导航的验收,组织申报2023年省级专利导航项目,做好精密钢管和汽车配件项目的调研。开展快速预审通道培训会,指导辖区内企业、医院、科研院校进行专利快速预审主体备案;推荐权威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对接企业,缩短专利授权周期,帮助创新主体快速获得专利权利保护。
坚持宣传带动
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浓厚氛围
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利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主题日,多层次、多角度开展立体式宣传,向社会曝光典型案件,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培养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意识。该局发挥12345平台效用,鼓励社会公众举报违法行为,拓宽案源渠道。紧扣当前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新任务,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创新,将好做法提炼形成“东昌市监”经验,助推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蓝图已绘就,未来更可期。2023年,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奋勇向前,争取打造营商环境“东昌样板”、知识产权“东昌经验”,努力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