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做好调解工作,要有‘金头’‘铁嘴’‘蛤蟆肚’‘飞毛腿’。”3月29日,东阿县铜城街道二级人民调解员付茂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经验。

在铜城街道,乃至东阿县,提起付茂生,可以说众人皆知。自上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后,付茂生就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50多年来,他跑遍了辖区的每个角落,成为普及法律知识、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行家里手。

2014年,付茂生退休。之后,他担任了铜城街道15个村的人民调解员。谁需要法律咨询,哪里有纠纷,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甚至在吃饭时间,只要接到电话,他也会立刻放下碗筷赶到现场。

农村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付茂生坚持将心比心、热心诚心、公平公正的原则,筑起了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金头’,就是不管多难也得管,要理直气壮;‘铁嘴’,就是要讲法律、讲道理,循循善诱,步步深入;‘蛤蟆肚’,是指肚量大,除了懂法律知识,还得能当群众的‘出气筒’;‘飞毛腿’,就是要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付茂生解释说。

刁郑两家是世代相傍的邻居,祖辈相处关系融洽,只是十多年前郑某翻建房屋时抬高地基,双方产生纠纷,多次争吵。随着时间的推移,刁某地头上的树成材卖了,但没刨树根,上面又长出了小树。想起陈年旧账,郑某看着这些树心烦,并且担心长大后遮阴,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将小树毁掉,双方矛盾升级,村干部立即找来了付茂生。付茂生未急于调解,而是追根溯源,弄清来龙去脉。他顶着烈日,分别与村干部、双方当事人进行座谈,还到现场实地查看。经过付茂生以案释法、循循善诱的教育劝导,这起僵持了十多年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当事人握手言和。

“除了这些村,其他村有什么纠纷也请他去调解,这么多年,他光自行车就换了五六辆。”铜城司法所所长王立刚说。

“我常跟群众讲,调解不收钱,也不会让他们跑腿,所以有了纠纷一定要先寻求调解。”付茂生说,农村发生的纠纷,在外人看来大多只是小事,但事关社会和谐,处理不好会引发大麻烦。

2015年,一村在整修街道时租赁甲某的挖掘机施工。干了约40个小时后,甲某因事离开,按事先约定,甲某又找来同行乙某接茬干。施工结束后,甲某一次性领取了整个工期的挖掘机租赁款,却没给乙某结算。前两年,因没得到钱,乙某到村里讨要挖掘机租赁款。村委会负责人认为,村里已经把挖掘机租赁款全部付清,当时又是甲某让乙某来的,所领款项如何分配,是甲某和乙某之间的事,村里岂能再付款给乙某?一个讨要,一个拒付,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了解这一情况后,付茂生便和法律顾问积极介入调解。他们经过调查取证,还原了事实真相。他们首先让当事人克制过激情绪,然后针对纠纷症结,摆事实、讲道理,使乙某认识到自己应向甲某讨要欠款。乙某找错对象,自知理亏,于是主动向对方道歉。之后,他们又帮着乙某从甲某处要回了欠款。至此,这起纠纷圆满化解。

付茂生辛苦的付出,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提到他,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称他“是个明白人,更是调解专家”。

除了到现场调解,付茂生还把自己的家变成了调解室、咨询室。这天,芦庄村的高大姐前来咨询孩子抚养权问题;那天,黄屯村的黄大爷来咨询合同问题……无论谁来,付茂生都一一记下当事人的姓名、电话和所咨询的问题,并且耐心详细地进行解答。

除了调解纠纷、接受咨询,普法宣传也是付茂生的主业。为此,他定期整理归纳处理过的典型案例,定期到村里开设法治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知识。

五十多年来,付茂生累计调解矛盾纠纷近万件,解答的法律问题、开设的法治讲座更是不计其数。为此,铜城街道专门成立了“老付调解室”,授予付茂生“金牌调解员”称号。

“看到愁眉苦脸的群众展开笑颜,看到剑拔弩张的双方握手言和,我就十分开心。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已经69岁的付茂生依然干劲十足。

2023-04-0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9194.html 1 “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