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
1019个党建联合体实现实体化运转
本报讯 (记者 林金彦) “我市健全完善‘行政村党委—自然村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村级组织体系,1019个党建联合体(行政新村党组织)实现实体化运转。”4月6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何靖雯介绍。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党的组织建设带动各类组织建设,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为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直接深入乡村一线,每人至少联系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加强调研指导,推进任务落实。先后到230个乡村振兴联系点,开展调研指导达903次,直接解决村庄发展各类问题549个。
我市不断增强党组织引领能力,印发《关于推进乡镇(街道)党(工)委或行政新村组建合作社联合社的通知》,出台《行政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设立规范》,指导村级党组织领办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农村电商、劳务合作等多类型联合社,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通过政策驱动、资金撬动、人才带动、组织推动“四轮联动”措施,持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使用干部,紧抓县乡换届契机,提拔重用62名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熟悉党的建设和“三农”工作的干部进入县级领导班子,具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占比达到88%,649名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比例提升至98.2%。推动帮扶力量下沉,连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有899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办实事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