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文旅融合绘就“两河明珠”新画卷

——我市首次重点文旅项目现场观摩侧记

4月13日,观摩团在莘县参观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 田柏林

■ 本报记者 赵宗锋 王培源

四月如诗,陌上花开,草色生香。在这美好的时节,我市举行首次重点文旅项目现场观摩,恰逢其时,正当其势。

22个项目,优中选优,集中展示,这是一次比学赶超的发展大比武,更是一次酣畅淋漓的思想大碰撞。

文旅融合,融什么?怎么融?观摩首日,一个个活力满满的项目,正把答案一点点地展现出来。

文化铸魂

赋予文旅融合生动细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作为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交相辉映的“两河明珠”城市,聊城灿烂悠久的文化已深烙在这座城市的骨子里,展现在文旅融合重点项目的生动细节中。

在临清,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深厚底蕴打造的临清运河风情园项目,以大运河文化体验为主环,南北主轴东西副轴为两轴,以文化休闲娱乐街、特色风味美食街、主题文化创意街为三街,以各具文化特色的12巷构建景区分体布局。在功能上形成运河文化体验区、主题文化创意区、运河公园游赏区、酒店配套服务区、文化休闲娱乐区、商业运营购物区六大功能片区。在这里,既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打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藩篱,让人沉醉于古今相望的各自精彩。

阳谷同样如此,深厚的水浒文化底蕴正推动古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稳步向前。

项目带动

拓宽文旅融合发展业态

面对不知名的花草,孩子们认真听讲;在生动的游戏环节,孩子们欢快奔跑……莘县现代农业观光休闲之路项目和冠县大杨庄村数字文化创意研学项目现场,那些灵动和欢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着力打造亲子游、体验游、研学游,这些地方正以一个个好项目,赢得更多青睐。

文旅融合需要项目带动。在度假区望岳湖文化体育公园,皮划艇选手们你追我赶、斗志昂扬的场景,让观摩人员心潮澎湃。按照项规划,这里将建设水上训练基地等项目,突出运动、健康、休闲、活力等元素。同时,结合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养医疗资源,建设集健康、旅游、休闲、运动、旅居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目的地,让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莘县马西林场度假区和冠县马颊河林场森林康养产业项目,主打的也是健康生态。房车营地、户外写生基地等配套设施升级,更让这里魅力十足,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可以说,好项目带动这些地方拓宽了乡村旅游发展业态,也让聊城文旅融合新意十足,激情满满。

我市旅游资源禀赋良好,有“红色”、有“绿色”、有“古色”,积极把旅游与古城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文旅特色越来越多、文旅体验越来越好。还是以莘县马西林场度假区为例,作为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里如今已建成生态文化园,包含生态课堂、孔繁森同志事迹陈列馆、孔繁森精神现场体验基地和室内党建课堂等。去年7月开放以来,已接待党性教育和研学团队3万余人次。下一步,项目将进一步完善繁森会堂、森林书吧、共享厨房等设施,整合周边中共冀南区委员会旧址、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耿楼烈士陵园等红色场馆,打造鲁西红色文旅研培基地。

品牌建设

激发文旅融合新动能

4月13日下午,在高唐县盛和鲤都印象园项目现场,一条条灵动活泼的锦鲤,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北方锦鲤看山东,山东锦鲤看高唐。作为“中国锦鲤第一县”,高唐县已初步形成以锦鲤养殖为核心,集科研、交易、比赛、文化、研学为一体的产业体系。通过推动“中国锦鲤文旅小镇”“鲤都印象园”等文旅项目建设,实现锦鲤文化、旅游和书画的融合发展。

同样是在高唐,“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品牌打造,正收获越来越多的惊喜。如今,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110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书画文创产业园项目,是当地依托品牌优势和已有产业基础启动的文旅产业提升工程,也是山东省重大项目和重点推介的九大文旅项目之一。

在莘县,“中国蔬菜第一县”的品牌塑造,让文旅产业飘满蔬果香味儿;在度假区、阳谷、冠县,众多民宿项目正以各自特色打造鲜活品牌……可以说,聚力品牌建设,我市正持续激发文旅融合的新动能。

品牌建设要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市场导向,汲取红色力量,推动文旅基础设施品质提升。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文旅融合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主导性和关键性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尤为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活文旅企业发展活力,以多元化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提振消费

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

淄博烧烤“火出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此次观摩过程中,这样的话题也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塑强新时代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优势,全面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能级,最终目的还是要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推动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深度挖掘消费潜能,提振文旅市场,不断释放消费潜力。朱雀街夜市,演绎着“夜幕下的精彩”。米市街等特色街区开展的盛夏音乐节、“潮玩节”、“炫我”街头艺术节、“啤酒消夏美食节”等对青年人极具吸引力……这一切,都为把聊城打造成为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注入强劲动力。聊城,正与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近。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如今,我们站在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起点,也必将迎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更多“高地”“高峰”,“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的城市品牌也一定会更加响亮。

2023-04-14 ——我市首次重点文旅项目现场观摩侧记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9770.html 1 文旅融合绘就“两河明珠”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