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更多人认可聊城味道
——高新区加速预制菜产业布局
■ 本报记者 刘桐
4月11日,在高新区裕厨之家智能中央厨房预制菜生产车间,一箱箱新鲜的白菜、土豆等蔬菜,经过挑选、冲洗、切段、包装,很快被加工成白菜段、土豆片等半成品。这些加工后的蔬菜,有的将直接真空装箱分类配送到企业、学校等单位的食堂,有的将真空包装成小份,送到商超进行销售。
如今,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因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或没有条件做饭,预制菜便成为大家餐桌上的首选,也成为不少企业积极抢占的产业“新风口”。裕厨之家智能中央厨房项目是我市第一家高标准现代化智能中央厨房项目,该项目采用“生产基地+中央厨房+连锁零售网点”模式,为全市50余家学校、企业提供配餐服务,日供餐1.5万余份,推动预制菜生产向机器化、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
“我们的原料蔬菜多数产自聊城本地,不仅食品的安全和品质有保证,还能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裕厨之家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勇涛说。
预制菜的源头和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把控,生产的产品种类也要足够丰富,才能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裕厨之家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行政总厨谢甲震介绍:“我们生产的预制菜主要分为净菜、配菜、调理品三大品类。净菜是切段或切丝产品,消费者买回家后无需清洗,可直接下锅烹饪;配菜是将菜品按照比例拼配在一起,使消费者可以进行快速简单的烹饪;调理品是厨师将切好的肉制品和调好的调料一同倒入滚揉机中,经过滚揉使肉质更加软嫩、更加入味,消费者买回家可直接烹饪。”
“要做出受市场欢迎的预制菜,还需做到实验室与厨房、厨师的结合,科研和产业的结合。”聊粮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崔新则说,他们与聊城大学联合,成立了预制菜产业研究院,致力于聊城地域特色饮食文化研究和民俗特色小吃的研发与生产,目前有研发人员13人,开发预制菜产品百余种。
聊粮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聊城较早进军预制菜行业的企业之一,主要对冷冻产品、低温食品等预制菜系列产品进行研发。该公司在挖掘聊城特色美食的基础上,兼顾大众口味,让更多人能够吃到聊城菜,认可聊城味道,让聊城生产的预制菜更好地走向全国市场。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一头连着市场,不仅成为农产品“走出去”的新形式,还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成为联农带农的有效载体。随着预制菜市场日趋成熟,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从单纯地追求方便快捷“进阶”到追求更多的品类、更优的口味。
“我们的预制品呱嗒经过近一年的研发,产品的口味已经接近现场制作的八成。目前,我们正在对预制酸菜鱼产品的口味进行进一步的开发研究。”山东聊粮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经理杨桂根说。
近年来,高新区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不断培育发展预制菜品牌,着力打通上、中、下游供给需求,延伸预制菜产业链条,致力打造鲁西地区预制菜第一品牌。高新区投资建设了聊城高新财润供应链产业园项目,预计5月1日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最大的预制菜及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