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匠心竹韵汇水城

——“以竹代塑”黄河流域首届竹产品展示会速写

■ 岳殿举

“这款竹制花插,做工精致、古色古香,摆在桌上挺上档次。”“这个竹编的小筐手感挺好,也很结实、耐用,比家里用的塑料制品强多了。”

4月14日上午,聊城水上古城南城门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中国林学会主办,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聊城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山东林学会、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聊城市旅游发展集团、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竹子协同创新和国际合作中心联合承办的为期3天的“以竹代塑”黄河流域首届竹产品展示会在这里举行。竹筐、竹扇、竹包……展会上琳琅满目的竹制品成为主角,每个展位前都挤满了参观选购的市民。

竹子是一种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竹制品在整个生命周期都保持低碳水平甚至负碳足迹,在减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产品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正如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马福义所说,“以竹代塑”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减碳固碳、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作用,还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竹代塑”是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减少塑料污染、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重大行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举措。

在展会现场的江西瑞昌市南义竹编工艺厂展位,市民胡女士对一款竹编手包爱不释手:“这个纯手工制作的竹编手包做工精细、样式美观,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拿出去绝对吸引眼球。”

“我们的竹编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插、手包等产品都是由有二三十年制作经验的老师傅纯手工编制,编制一个花插大约需要三四天时间。”该展位负责人介绍,他们厂生产的竹产品有一百多个品种,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受欢迎,还出口到国外。

“没想到才1天,擀面杖、碗什么的都卖没了,隔热板只剩一个了,不能再卖了,再卖就没有展示的产品了。”来自浙江的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路一有些后悔地说,“这次参展产品带少了。本来只是想参加展会做一下宣传,没想到竹产品在聊城这么受欢迎。”

后悔的不只是路一,展会上不少参展商都大呼,聊城人太热情,该多带些产品来。

事实上,聊城竹产品的生产、使用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古运河畔的临清市、阳谷县张秋镇就已成为竹制品制作销售集散地,并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竹竿巷”“油篓巷”。进入新时代,聊城对竹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作为全国大棚果蔬生产大市,聊城对竹竿需求量较大,竹竿市场较为发达。

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理事长蓝晓光表示,在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背景下,聊城市举办这次“以竹代塑”黄河流域竹产品展示会,对以“南竹北销”促进“以竹代塑”意义重大,对推动绿色竹产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竹为媒、以竹会友、以竹聚力,一件件精美的竹制品,就是一张张绿色低碳名片。

2023-04-17 ——“以竹代塑”黄河流域首届竹产品展示会速写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9848.html 1 匠心竹韵汇水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