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出肺结节 不必谈“节”色变
本报讯 (张琪) 近年来,随着早期肺癌低剂量CT筛查在体检中的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增高,有的患者非常焦虑,害怕肺结节会癌变;也有的患者满不在乎,即使医生提醒需要警惕,也照样把话当成耳旁风。那么,查出肺结节,究竟该怎么办?6月14日,莘县人民医院普外、胸外科主任江克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查出肺结节首先不要惊慌,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肺结节性质,一旦发现是恶性肺结节,就需要早干预、早治疗。
“肺结节不等于肺癌。”江克华说,肺结节是影像学的一个概念,简单说,CT检查结果显示,比周围肺组织“更密”的小于3cm的阴影。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按密度又分为磨玻璃结节、混杂性结节、实性结节。肺结节可以是炎症、结核或是肿瘤,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肺癌,所以大家也不要谈结节色变。
患者李国志(化名)今年50岁,2年前体检时查出右肺长有一个8mm的肺结节,形态不是很好,医生建议他去做进一步检查。“当时肺结节很小,我也没有任何不适感,就没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李国志说。
不久前,李国志总是反复咳嗽,他担心会引起肺肿瘤,所以到莘县人民医院就诊,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其右肺结节已经长到1.5cm,密度也增加了。接诊的江克华根据检查结果,高度怀疑李国志的结节为恶性,建议其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在与李国志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江克华团队决定为其实施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术中,病理分析证实了江克华的判断,万幸的是,癌细胞并没有转移,后期不需要特殊治疗。术后,江克华团队为患者制定了康复方案,目前,李国志恢复良好。
江克华说,尽管肺结节大多为良性,但是一定要重视体检报告结果,可及时向医生问诊,综合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如果肺结节为良性,建议以定期复查为主,良性的结节一般不主张通过手术方式处理。另外,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复查的总体时间至少5年。若肺结节长时间不发生变化,很可能是良性的,如果发现结节有生长变化,则需要向专业医生咨询,以免延误治疗。
江克华提醒,大多数早期肺癌并没有明显症状,40岁以上长期吸烟、工作环境粉尘颗粒物多、有家族肿瘤史的高危人群,建议其每年做1次胸部低剂量CT筛查。
莘县人民医院普外、胸外科手术已逐步实现微创化,微创手术占比逐年提高。目前,已经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等,疗效显著,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