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我市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

■ 本报记者 赵宏磊

一辆汽车需要多少个零部件?答案是:上万个。

上万个零部件,背后是一个完备的产业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以中通、时风等为龙头,集整车和零部件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汽车工业体系。

6月20日,在聊城中通轻型客车有限公司园区内,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总投资28.5亿元新能源汽车升级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年产新能源轻型客车5千台、新能源中型客车1万台、新能源物流车1.5万台。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我市已有21家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6亿元。在电动汽车空调、线束、电控等传统零部件方面,形成了以通盛汽车和端子电器为龙头的传统辅件产业集群。

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产业是聊城市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以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线,聚焦市区和高唐两大基地,做大做强六大整车系列,构建产业链条完整、竞争优势突出、集群特色鲜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在上游,信发集团向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铝水、铝合金锭、铝合金杆、铝合金棒等优质原材料,有效带动轮毂、散热器、减震器、保险杠、踏板等车用铝型材配件生产企业的发展。

——在中游,汽车零部件产品丰富、产业结构完善,其中汽车热交换器实现从代加工生产到自主品牌培育,产业附加值大幅提升;汽车尾气净化器、铝合金商用轮毂等新产品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汽车空调、线束、总线等传统零部件产业发展稳定。

——在下游,以山东通盛、诚丰管业为主的行业企业,依托龙头企业需求,着力发展客车空调、座椅、型钢、角钢、高强钢、乘客门等配套零部件,带动了一批本土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链上中下游本土企业互相带动发展,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

这是我市聚焦培育壮大“十强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轴承是装备制造业中关键的基础零部件,也是聊城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我市是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目前已形成以临清为中心,向东昌府区、东阿、冠县延伸的产业集群,不仅有国内最大的轴承贸易市场和零配件生产基地,更是市场主体最多的轴承产业集群。2022年,各类市场主体达到7749家,整体产值达到31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5家,营收过亿元企业14家,已成为我国轴承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我市全力推进制造业强市,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集中打造有色金属、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绿色化工、绿色建材、农机及高端装备、汽车及基础零部件、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造纸印刷、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2条产业链,推动产业链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目前,全市共有省“雁阵形”产业集群7个、省特色产业集群5个,有色金属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2%,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我市将聚力打造特色鲜明、主峰凸显的制造业强市。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6-26 ——我市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3396.html 1 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