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风浸润革命老区
——莘县共建廉洁文化工作侧记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张丁材
“抗日战争时期,杨得志司令在我们村住过。他平易近人,许多乡亲都和他拉过呱,共过事,至今对杨司令的几件小事念念不忘……”6月21日,聊起莘县的廉洁故事,该县大张家镇红庙村的张福根大爷如数家珍。在革命老区莘县,上至老人,下至孩童,人人都能讲述几个当地历代名人的廉洁小故事。
廉洁清风浸润莘县的背后,是莘县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中的廉洁因子,推动廉洁文化在基层扎根。在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莘县纪委监委将辖区内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冀南区委旧址等爱国党性教育基地连点成线,打造“莘县红色廉洁地图”;挖掘莘县文化经典廉洁思想,编印《莘县清风廉语》《莘县廉洁故事》,累计收录莘县历史人物有关孝道感恩、德善忠廉、赤诚报国等廉洁故事40篇、诗歌20篇、广告语246条,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
莘县纪委监委不断筑牢百姓家门口的廉洁文化阵地,依托马西林场生态文化园暨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积极整合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挖掘伊尹、王旦、郑板桥等清官廉吏的廉洁故事和孔繁森、张海迪等楷模人物的感人事迹,采用图片、展物陈列等形式,立体打造集红色底蕴、家风传承、廉洁清风于一体的莘县廉洁文化阵地。
该县在徒骇河公园打造廉洁文化广场,竖立孔繁森同志雕像,两侧设置“百廉字”和“百勤字”书法碑,营造勤政廉洁的浓厚氛围。引导各镇(街)、部门(单位)制作廉洁文化图板,精心打造廉洁文化阵地。县教体局在莘县新城高级中学综合图书馆二楼建设廉洁展厅,涵盖廉洁起源、古人与廉洁、名人与廉洁等展示内容,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莘亭街道在后高庙村打造“廉洁文化广场”,展现廉史家训等内容;大张家镇在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制作廉洁文化展板,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坚持“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在各镇(街)建设廉洁文化活动室,在全县村居中打造百个廉洁广场,运用电子显示屏、文化墙等载体,全面展示廉洁字画、漫画、警句,推动清廉理念深入人心。
莘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文艺宣传柔性作用,组织莘县曲艺协会、美术家协会等编排展演廉洁节目,先后推出山东快板《不忘初心》、舞台情景剧《省派第一书记》等廉洁作品,深入农村、社区演出47场次。针对全县35周岁以下优秀青年干部,创办《青“廉”说》栏目,邀请优秀青年干部讲述对廉洁自律干净担当的心得体会,用身边榜样激励青年干部成长。发动社会资源力量,将廉洁文化融入“文艺下乡”“全民阅读”等活动,让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廉、孝、礼、善”文化内涵。
好雨润物细无声。未来一段时间,莘县纪委监委将持续挖掘一批可感可触可亲的廉洁文化资源,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推动清风正气在基层落地生根。